與其羨慕他人的成功故事,不如好好盤算自己的籌碼把手牌打得精彩



文:張閔筑 (《別再叫我加油,好嗎?》作者) 今年才15歲,國中三年級的賴睿麒從小喜歡玩遊戲機,爸爸也是任天堂紅白機的研發者之一,前年寒假帶著爸爸給的5萬元上網找資料和面版,做出全世界最小的遊戲機,因為應用層面很廣,現在各國廠商搶著合作,最高授權金價碼甚至喊破上億台幣。[1] 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學著自組3D列印機的周延俊,多年來靠著網路自學,已學會了自行設計和組裝無人機,今年暑假還將成為最年輕的講師(14歲),開工作坊去教有興趣的國中小老師。……周延俊的父母都是英文老師,從小功課挺不錯,小三時自己翻閱專業雜誌,迷上了3D列印機,一直央求父母買給他,但當時周爸爸也和大多數的父母一樣,認為「國小的孩子怎麼可能會組這個」,並沒有答應。周延俊足足「盧」了2年,父親才「很勉強的答應」,至此他便加入了「小創客(maker)」一族。[2] 當你看完上面的新聞片段的時候,有什麼感受? 覺得自己很魯蛇,別人14、15歲就有這樣的成就,自己長到這個年紀還不知道在做什麼?或是,希望從中深入了解他們的故事,好獲取「成功的經驗」。但在這麼思考的同時,耳畔又響起「每個人都不同,所以不要去比較」的聲音,卻忍不住怨嘆起自己怎麼還不夠好,或是投錯胎? 如果你真的忍不住會跟別人比較,也沒關係。在心理學中即有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指出「每個人在缺乏客觀標準的狀況下,會利用他人作為比較的指標,來進行自我評價。」[3]因此,不自覺與他人比較,是人之常情!在與他人比較後,而產生期待自己能更進步,亦或對目前的人生困境感到氣餒想要抱怨,這都是非常正常的情緒! 所以,你當然可以繼續跟別人比較,但重點是,真的要比,不能只比表面! 再繼續說下去之前,請大家跟著我思考一個問題: 有兩顆基因差不多、大小也相當的種子,其中一顆被種植在肥沃的土壤中,並且每天受到乾淨的水質與充沛的陽光滋養;而另一顆種子同時間被安置到陰影處的的貧瘠棉花團中,而且許久才有人幫它澆水。 哪一顆種子可能長得比較好?哪一顆會比較快開花結果? 沒有意外發生(e.g.被雷打到、龍捲風來襲)的情況下,應該是第一顆種子長得比較好吧? 在現實人生中也是,就算兩個人付出同等的努力,他們也會受限於自身環境的資源多寡而成長的速度有所不同。然而,子女能從父母那繼承的資源除了金融資本外,還有文化資本(說話方式、服裝打扮、社交禮節……等)以及社會資本(能幫助你的人脈)。 然而,多數的講座、報導、書籍在介紹某個人的成就故事時,通常都會強調他們的「努力」而淡化「出身背景」。(有時候看到某些書摘洋洋灑灑的說明作者多麼努力才有今日輝煌的成就,滑到文章最後卻意外瞥見作者是某公司的千金時,真的會覺得胸口被打了一記悶拳) 在此,我並非要否定這些人在專業上所付出的努力。他們對於追求卓越的堅毅、專注及對事情的熱情與努力,都是使其出類拔萃的因素之一。但是,要注意的是,除了個人的性格之外,所處的環境也提供他們不少(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協助。 在回顧本文開頭的第一則報導可發現,「主角的父親是任天堂紅白機的研發者之一,並投資他5萬塊去開發遊戲」,由此可知,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相較其他同齡的小孩,他更能近距離的接觸遊戲產業,同時在探索的過程中,若有疑問產生,有個免費的導師循循善誘(他父親),且能獲取足夠的金錢去購買所需的材料。然而,並不是每個家庭的父母都能給孩子這樣的環境。除了愛之外,還有太多現實因素需要考量。臉書創辦人祖克柏也提及,自己若非有家庭支持,也無法在財務自由的情況下編碼,而決定創辦獎學金,鼓勵低收入的學生去選擇公共服務(Public service)類型的工作。[4] 此外,個人資源上的差距,並非那麼顯而易見。《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這本書中,作者提及關於網際網路在不同社會階級造成的影響:「社會學家哈及坦(Eszter Hargittai)等人研究了網路的實際使用情況,他們指出,『基本使用人數的成長,未必代表每個人都能夠以類似的方式利用這項媒介的優點。』相較於貧窮家庭的年輕人,來自上層階級的年經人與家長比較可能把網路應用在工作、教育、政治與社會參與、健康、新聞匯集,而比較少把網路用在休閒娛樂之上。……小孩來自教育背景較高的家庭,會學到更複雜的數位識讀技巧(digital-literacy skills)……網際網路的發展似乎更可能擴大機會的鴻溝,而不是縮小貧富差距。」[5] 接著,回顧開頭的第二則故事,報導中強調這個14歲的男學生靠著 「拜google為師,自學組裝無人機」,但閱讀時也請別忽略,他的父母是「國小英文老師」(具備一定的教育程度)、他從小能「翻閱專業雜誌」 (成長環境能讓他接觸到專業雜誌)、「父親買了3D列印機給他」(父母在心態及經濟上願意給予支持),有了這三項,他才能心無旁騖地去追尋他的興趣。最後,呼應到上一段所提及的,不同社會階級的孩子使用網路的情況是有所差異的,要知道怎麼利用google獲取足夠的知識,並非沒有門檻。 另外,在神經科學的研究中亦指出,青少年的大腦仍在急速的變化當中,是大腦可塑性可增強的最後一個時期,在這段期間提供他們各種有利的正向發展經驗,順利的話,高階的思考能力與自我管理能力將在這時期變得更加成熟,對未來的生活也能有更好的適應力與掌握度。但另一方面,這些年也是青少年特別脆弱的時候,若受到傷害,將會更容易從事冒險行為、出現心理問題,而難以成功轉型為大人。因此,在他們對衝動與情緒的控制尚未發展完全,老師與家長適當的管束與提供適當的協助是非常重要的。詳情,可以參考《不是青春惹的禍:了解10-25歲孩子的大腦潛能,成功從教養開始》。[6] 然而,父母若要做到讓小孩探索興趣,並且在他們遇到困境時給予協助,勢必得有正確的親子教養觀念,甚至具備足夠的陪伴時間、金錢支持,甚至是派得上用場的人脈。 試問,有多少勞工家庭的父母能提供孩子這樣的協助? 當父母不具備上述的能力要素時,往往只能把對孩子的愛投注在「考上好學校,以後找到好工作,別像自己一樣辛苦」虛幻的期待而已。 常聽聞許多朋友試圖從這些成功人士身上找尋有所成就的公式,進而套用到自己身上,然而,每個人的「情況」有所不同,若沒有加以篩選便逕自將他人的「成功要素」套用到自己身上,可能誤食「致命毒藥」而不自知。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有種說法是「有錢人拿錢換時間,窮人拿時間換錢」,為了成為富人而模仿他們的消費方式,最後窮人只會變得更窮。(都沒錢了,還硬要花錢)。 講了這麼多,好像越說越悲觀,人生越看越慘澹。但是,我想說的是,即便我們的人生可能有許多的不順遂和先天上的資源不足,但還是可以抱著一絲希望,繼續努力,期待自己有一天能像《當幸福來敲門》的主角克里斯・賈納一樣,就算身處經濟破產、被房東趕出家門當遊民、妻子離家出走……等等一連串的災難,還是繼續朝著夢想努力不懈,最後受到主管賞識獲得證券經紀公司的工作,甚至在日後創辦了賈納理奇證券經紀公司,這樣的運氣。 總而言之,打從出生起每個人所擁有的資源就便有所差異,不論你有注意到的、沒注意到的;不論是基因上的、經濟能力上的、教育環境上的……因而有不同的成長速度跟方向,就像稍早提及兩顆種子的故事。雖然,看到他人優異的表現,難免會有喟嘆之情,但情緒抒發完,還是得回歸到自己本身: 問問自己,想要究竟怎麼樣的人生?該怎麼縮短夢想與現實的距離?我在哪方面有天賦跟資源?哪個部分是罩門、投資報酬率較低? 故事終究是別人的,人生才是自己的。再多的抱怨與自怨自艾,人生也不能像遊戲一樣重新來過。與其去羨慕他人,貶低自己,不如將這些時間用來深入了解自己的優勢及侷限性,好好盤算自己有多少籌碼,把手牌打得精彩,做出有利於自己的人生規劃,才更重要。 所以,別人的故事看看就好,從今天起,請開始規劃自己的人生的「專屬劇本」,就算成功慢一點來,也沒關係。 共勉之。 延伸閱讀

■  一胎化殺死多少嬰兒?我愈是研究人口警察,就愈覺得他們骯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