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衣索比亞備忘錄能帶來新局面 索馬利蘭代表坦言美國顧慮這件事

索馬利蘭是真實的。它是個實質國家。它不會走回頭路」,索馬利蘭駐美代表歌德接受《華府外交家》專訪時直言,由於擔心衣索比亞被迫自索馬利亞撤軍,後者會被青年黨掌控,所以美國正施壓衣索比亞撤銷備忘錄,但該備忘錄才能帶來不同以往的局面,「且在索馬利蘭支持下,美國仍能在該區域存在」。

《華府外交家》(Washington Diplomat)創立於1994年,是關注外交議題的獨立媒體,除了美國聯邦政府機關,位在華府及紐約的各國使領館、國際組織與智庫均是其讀者。2022年,時任我國駐美代表、現任副總統蕭美琴也曾接受專訪。《華府外交家》5月27日訪問歌德,內容於6月5日刊出。

索馬利蘭總統阿布迪(Muse Bihi Abdi)和衣索比亞總理阿比(Abiy Ahmed)1日簽訂備忘錄,索馬利蘭計畫出租20公里海岸線領土,讓身為內陸國的衣索比亞有出海口,而索馬利蘭會得到衣索比亞的外交承認。不過該備忘錄引起索馬利亞強烈反彈,造成非洲之角區域緊張加劇。

索馬利亞視索馬利蘭為其一部分,痛罵衣索比亞此舉是侵犯主權。索馬利亞國安顧問胡森(Hussein Sheikh Ali)3日告訴《路透》,若衣索比亞未在6月底前撤銷與索馬利蘭的備忘錄,就會驅逐駐紮在索馬利亞的衣索比亞軍隊。該軍隊是非洲聯盟索馬利亞過度特派團(ATMIS)一部分,以執行維和任務。

《路透》提到,ATMIS是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委任,預計到2024年底,屆時會把安全責任交還給索馬利亞。衣索比亞至少有3000名士兵參與ATMIS,另依據與索馬利亞的雙邊協定,約有5000至7000名士兵駐紮,對抗控制索馬利亞大片領土的青年黨(al-Shabaab)。

美國憂索馬利亞局勢崩塌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副主席里施(Jim Risch)4日在社群平台X寫道:「索馬利亞政府要求衣索比亞終止與索馬利蘭的協定,不然就撤走打擊青年黨的軍隊,這顯示其優先要務不符合美國支持的反恐工作。拜登政府需要調整政策,以反映現實。」

阿布迪2022年3月訪問美國後,里施帶頭提出《索馬利蘭夥伴法》,其最後是部分內容納入2023會計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通過,要求美國與包括索馬利蘭的穩定和民主夥伴,探索所有可能的互利關係。歌德向《華府外交家》強調,該備忘錄能帶來不同以往的局面。

歌德認為,對美國而言,若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的緊張局勢達到前者要求後者駐軍離開的情況,青年黨將掌控索馬利亞,所以美國正對衣索比亞施壓,要求他們退一步或撤銷備忘錄。他直言:「或許看看新的區域混亂狀態,世界才會肯定索馬利蘭在非洲之角扮演的角色。」

歌德透露,曾有美國國會議員告訴他,索馬利蘭沒有戰爭、衝突,這點反而成了「問題」。歌德說:「我問他(美國國會議員):『若我們有戰爭,你認為(對索馬利蘭情況)會比較好?』他連忙回道:『不不不,別變那樣。』」《華府外交家》說,索馬利蘭期盼衣索比亞給予外交承認後,帶動投資發展。

歌德指出,索馬利蘭與台灣2021年互設代表處後,商業活動很快就跟著到來,並稱目前英國和台灣的公司正在索馬利蘭東部探勘石油,預計數月後開始鑽井。英國吉尼爾能源公司(Genel Energy)2012年取得索馬利蘭許可,進行石油開採作業,2015年完成的表面滲漏研究顯示,索馬利蘭石油蘊藏量約10億桶。

<cite>我國與索馬利蘭國旗。(資料照,顏麟宇攝)</cite>
我國與索馬利蘭國旗。(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灣正在尋找鋰蘊藏量

吉尼爾2018年的探勘評估為超過50億桶,而我國中油公司2021年與吉尼爾、索馬利蘭政府達成協議,合作開採當地石油。歌德向《華府外交家》表示,台灣也在尋找鋰,「我們知道那裡有」,但台灣在尋找用於充電電池的鋰在索馬利蘭的蘊藏量。

歌德亦稱,美國公司也表示想到索馬利蘭考察及投資,卻被美國國務院的旅遊警示妨礙,因為美國把索馬利蘭和索馬利亞視為一國。《華府外交家》指出,索馬利亞被列為第4級警示,即「不要前往」,雖說索馬利亞充斥犯罪、恐怖主義、衛生問題、綁架和海盜,但也提到索馬利蘭2008年以來就沒大型恐攻。

《華府外交家》提到,索馬利蘭1960年6月26日自英國獨立時,曾被承認為獨立國家,並附上時任美國國務卿赫特(Christian Herter)隔日恭賀其獨立的聲明的擷圖。索馬利蘭之後與脫離義大利的索馬利亞合併,直到1991年5月18日「重新宣布」獨立。

「我想支持穩定、和平、民主、年輕的非洲之角國家,其位於亞丁灣戰略位置,這會符合美國利益。我們想美國回到柏培拉港(Berbera Port)」,歌德說,「我想這只是時間的問題。我認為若我們可有點耐心,美國會來。只是...... 33年後,我們正在想,OK,我們不能再等下去」。

<cite>索馬利蘭柏培拉港。(資料照,AP)</cite>
索馬利蘭柏培拉港。(資料照,AP)

用母語寫詩來放鬆心情

歌德強調:「我們有耐心,很有耐心。我們知道讓華府談論索馬利蘭很重要。我們知道建立關係需要時間。」《華府外交家》稱,歌德在英屬時期出生,成年後主要在中東或歐洲能力建構組織任職,直到2018年被任命為駐美代表,但資源有限,代表處還位在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卓市(Alexandria)。

歌德坦言,擔任未被承認國家的代表確實不容易,「人們問我遵循怎樣的外交政策,我回說一般的外交政策,因為我們在索馬利蘭很一般」。他還說:「我們的外交是,若不被承認,不能循官方管道,就會觀察華府的政治版圖,看誰對索馬利蘭有同理心,就往那去...... 這是我的一般外交。」

根據《華府外交家》,索馬利蘭和美國有7個小時的時差,因此歌德會在華府的半夜,與索馬利蘭官員通話,接著睡一下後,早上6時半就起床,開始在咖啡廳進行一連串的會面,像是與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官員,還有到國會和政策制定者會談、簡報,這樣的情況周而復始。

《華府外交家》表示,歌德藉由沉思漫步和用索馬利語作詩來放鬆心情,並英譯名為《天地之間》(暫譯,Mediating Between the Sky and the Earth)這首詩,其中天空代表美國,是影子籠罩其他國家的「世上最強國家」,而土地代表非洲,特別是索馬利蘭,歌德則是穿梭天地間,努力搭建橋樑的信使。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