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脫鉤成趨勢 博鰲論壇失色

記者古可絜/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經濟不振,北京近來疾呼全球化,盼外資回頭,但分析指出,中共的呼籲難擋國際企業尋求脫鉤的趨勢,因各國已著手建立替代供應鏈,減少對「中」依賴。

中共「人大」委員長趙樂際28日出席「博鰲論壇」時,呼籲亞洲國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築牆設壘、脫鉤斷鏈。對此,「美國之音」昨日報導指出,產業鏈脫鉤已對中國大陸造成衝擊,包括低附加和中高價值製造業,分別轉往越南、柬埔寨、印度及墨西哥等經濟體。

英國倫敦潘西恩宏觀經濟諮詢公司資深經濟學家林浩波表示,北京明白全球化造就中國大陸近10年、20年的經濟成功,所以他們必須確保全球貿易續存。然而中國大陸眾多工廠在疫情期間關閉,運輸和生產都受到衝擊;現階段則是考慮地緣政治風險,全球供應鏈逐漸轉移回接近母國的地區生產,像是美企的生產線,從中國大陸移回美墨。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國臣表示,全球趨勢走向近岸生產,繼美歐分別公布晶片法案後,日、韓、臺灣也宣布半導體輔助法案,各國皆設置半導體廠;整體趨勢將走向與中國大陸脫鉤,外資不再「看中國的臉色」,不論「博鰲論壇」或「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受到的關注度愈來愈低。

英國期刊《經濟學人》去年3月曾報導,包括臺灣在內的14個國家共同構成Altasia(亞洲替代供應鏈),未來數年可望逐步取代中國大陸,成為全球生產活動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