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之逝:舉國傷痛是媒體製造出來的,或者他們僅是如實反映?《外交事務》對BBC與君主制的共生關係反思

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BBC One)資深主播愛德華茲(Huw Edwards)9月8日穿黑西裝、繫著黑領帶出現在螢幕上的那一刻,許多英國人就知道他要宣布凝重的消息:伊麗莎白二世駕崩。不過愛德華茲本人不需要特地準備衣服,因為如果高階王室成員過世,BBC會替每一位主播備妥工作所需的全黑正裝。

為了應對英國在位期間最長的君主逝世,BBC進行了縝密的萬全準備。《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指出,儘管現代媒體環境日趨碎片化且兩極分化,而且保守黨政府正計畫縮減BBC預算,但發生國家大事的時候,民眾仍會優先選擇BBC獲取最新消息,女王去世前後的BBC收視率也證實,他們仍然保有主導地位。伊麗莎白二世葬禮前夕,BBC將女王照片投影在倫敦總部大樓外牆。女王駕崩也強調了BBC與君主制的共生關係。這兩個機構是英國認同的核心,但這種聯繫也被批評太過密切。

根據BBC提供的數據,女王駕崩當天傍晚,就在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宣布消息之後,近1200萬人轉到BBC頻道。BBC政論節目《提問時間》(Question Time)的前編輯潘靈頓(Gill Penlington)表示:「像這種時候,我認為每個人都會轉到「阿姨」頻道(Auntie,BBC的別稱)。那種安全感、權威感,以及代表英國人來與英國人對話,我想是非常重要的。」

女王與BBC的出生日期僅差了幾年。BBC成立於1922年,它策畫、提供廣播節目這個窗口,讓大眾有限度地了解君主的生活。社會學專家米爾斯(Tom Mills)是《BBC:公共廣播的神話(The BBC: Myth of a Public Service)》一書作者,他指出在兩次大戰的戰間期,BBC很大程度上是國家產物。

戰爭之後,英國君主和BBC一同進入電視時代。1953年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禮是全世界首場直播的加冕典禮,這讓英國人爭先恐後購買電視機,BBC時任總監後來也表示,加冕典禮的特別節目一舉將電視推入英國家庭,也近一步鞏固BBC與王室的關係。

1957年,BBC首次利用電視向全國播送女王的聖誕節講話。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社會學講師克蘭西(Laura Clancy)研究王室與媒體之間的關係,她指出:「由於BBC接近君主,它因此獲得合理性。君主制也需要媒體,它頻繁出現在廣播與電視頻道上頭,同樣獲得認可。」

BBC和王室都是英國人最引以為傲的機構,在公眾生活扮演重要的角色。西敏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傳媒史教授希頓(Jean Seaton)說,他們用不同於投票的方式,來估量國家的狀況。「BBC和君主制對每個人都負有責任,不限於投票選了這個黨或那個黨的人。」

儘管英國所有主流廣播機構——BBC、ITV、Channel 4——都追求不偏頗的報導並享有公眾同等的信任,但BBC的規模和影響力確實對輿論產生巨大影響。一份由BBC委託實行的研究顯示,英國的成年人每周平均花18小時收看或收聽BBC的製播的節目,而且BBC一直是最受歡迎的英國政治情報來源。BBC前政治編輯歐克萊(Robin Oakley)說,在他的職涯中也曾在其他報紙或電視台工作,其他機構都不像BBC一樣努力追求正確與不偏不倚,他還說在社交媒體的時代中,BBC可以起到調和作用。

根據章程,BBC必須代表並服務英國多元的閱聽人,雖然BBC一直為了這個目標努力,但經常無法達到要求:BBC確實因應國內不同地區提供豐富的電視與廣播節目,也錄製蓋爾語或威爾斯語的節目,監管機構英國通訊管理局(Ofcom)仍批評BBC太過「倫敦中心」。英國的階級分化問題依然令人頭疼,而根據一份2019年的分析,BBC員工過去就讀私立學校的比例是全國平均的兩倍,BBC自己也承認公司很難留住多元種族背景的員工。

2022年9月19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靈柩由皇家御林軍被抬進西敏寺教堂。 (美聯社)
2022年9月19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靈柩由皇家御林軍被抬進西敏寺教堂。 (美聯社)

2022年9月19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靈柩由皇家御林軍被抬進西敏寺教堂。 (美聯社)

BBC大部分的收入來自執照費(license fee),全國每戶只要裝設電視或使用BBC線上服務,都需繳納約180美元(約5650新台幣)的費用,若未繳費就違規收看,可能面臨刑事處罰。執照費占了BBC預算總額的四分之三,但執照費制度也遭受歷屆保守黨政府的批評,大眾當然也對不繳錢就受罰的規定十分感冒。強森(Boris Johnson)政府今年實行的凍漲執照費政策為期兩年,預估將造成約4億美元(約125億新台幣)的資金缺口。

由於這奇特的資金結構,BBC有責任迎合全國閱聽人的要求,不過當BBC製作王室相關內容,就經常被指責輕拿輕放。BBC資深主播麥特莉絲(Emily Maitlis)不久前才離職,她表示:「BBC在努力成為國家的廣播公司,同時製播優質的新聞節目,這兩件目標有時會相互衝突。」

根據最近的民調,儘管大多人支持君主制留存,但有五分之一的英國人認為是時候廢除君主制,讓英國成為一個共和國。然而在BBC的節目上鮮少聽到廢除君主制的意見,米爾斯說:「BBC傾向認為君主在政治之上,而許多BBC播出的討論都是以此為前提。」

最近數十年BBC和王室的關係處於緊張狀態,其中最重大的衝突便是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與BBC記者巴席爾(Martin Bashir)的訪談。這段訪談也是英國電視史上最爆炸性的時刻之一,黛安娜公開談論她與當時的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的婚姻觸礁,以及她受飲食失調所苦。

1995年,已與查爾斯王子分居的黛安娜王妃在BBC專訪中說:「這段婚姻有三個人。」(AP)
1995年,已與查爾斯王子分居的黛安娜王妃在BBC專訪中說:「這段婚姻有三個人。」(AP)

1995年,已與查爾斯王子分居的黛安娜王妃在BBC專訪中說:「這段婚姻有三個人。」(AP)

這次訪談留下長遠的影響。2021年的調查顯示,巴席爾當年以偽造文件騙取黛安娜信任,進而促成訪談內容。這讓黛妃兩個兒子威廉王子(Princes William)與哈利(Harry)之間留下永久的裂痕,他們針對BBC不正當的訪問方法發表了罕見的嚴厲譴責。威廉王子表示:「BBC的過失加深了她(黛妃)的恐懼、猜疑與孤立,這是我在最後幾年對她的記憶。我無法描述我得知這一切時感受的悲傷。」2021年下半,據稱兩名王子威脅要抵制BBC的紀錄片節目《王子與媒體(The Princes and the Press)》,這讓BBC與兩名王子的關係更趨緊繃。

1995年,BBC記者巴席爾專訪黛安娜王妃而聲名大噪,但他疑似用不光明的手段接近黛安娜。(Nightscream@wikipediaCCBYSA3.0)
1995年,BBC記者巴席爾專訪黛安娜王妃而聲名大噪,但他疑似用不光明的手段接近黛安娜。(Nightscream@wikipediaCCBYSA3.0)

1995年,BBC記者巴席爾專訪黛安娜王妃而聲名大噪,但他疑似用不光明的手段接近黛安娜。(Nightscream@wikipediaCCBYSA3.0)

2021菲利普親王(Prince Philip)過世之後,BBC收到約11萬則投宿訊息,這個數字前所未見,原因是公司旗下的電視與廣播節目充斥著悼念資訊。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女王駕崩四天後,僅出現670則類似內容的投訴,不過最終統計數據還未出爐。BBC廣播4台(BBC Radio 4)前台長達瑪澤(Mark Damazer)說:「這是個進退兩難的困境,因為英國有6500萬人口,不是所有人都抱有同樣的想法。BBC更願意由於『做得太多』受到批評而不是因為『做得太少』而被埋怨。這引出了問題:你是在製造國族氛圍,或者反映國族氛圍?」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中國官方代表團想瞻仰女王靈柩遭拒絕 英國會議員要求撤銷邀請中國參加國葬
相關報導》 極力擺脫英國殖民痕跡 印度民眾對伊麗莎白二世駕崩消息反應冷淡
相關報導》 女王外交學》見證「日不落帝國」由盛轉衰 ,大英國協可能是伊麗莎白二世最偉大也最脆弱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