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是什麼?醫1句話引兩派網友吵翻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13日經荼毘(火化)儀式以後,弟子發現無數顆光滑圓潤,宛如珍珠般的圓形結晶「舍利子」,讓不少信徒超級驚喜,但也引來網友好奇,到底什麼是舍利子?有人認為是大師日積月累的功德累積的成果;有人則認為是骨骼中的碳酸鈣結合鹽類出現的晶體。

佛光山表示,舍利的梵語是「śarīra」,有遺骨的意思,通常是指佛陀的遺骨,當佛陀的遺體火化後,結晶而成的固體物。在佛教觀念中,舍利形成的原因是日積月累地修持,功德昭著的自然成就,也是戒、定、慧三學熏修的成果。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今在臉書上分享1句話「不是腎結石、膽結石與組織鈣化,而是舍利子。」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大師都說沒有舍利子了」、「會不會是長期吃素,導致草酸鈣結石」、「幹嘛這樣直白」、「心誠則靈」。

而根據《國際鑑識科學期刊(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上的研究指出,遺體火化的時候,骨骼裡的碳酸鈣和人體裡面的鹽類物質結合,可能就會出現不同顏色的結晶物,且高溫火化,會使骨骼中的有機物重新組合。研究發現,當火化溫度高達攝氏1600度的時候,結晶體可能是球形或花形,也就是所謂的「舍利子」或「舍利花」。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勞動部祭4大保證 拍胸脯「勞保破產政府扛」 但沒說的是...全台下流老人竟這麼多!勞團嘆:1類人最慘
攝影棚太冷 女神主播自爆「下半身1搭配」竟是為這事
員工均齡逾40歲 公股銀出招留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