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撫傷痛4】《藏畫》台語、道具大考驗 創北藝中心售票紀錄還登上公視節目

《藏畫》去年在台北及嘉義演出皆創下完售佳績。(飛人集社劇團提供;林育全攝影)
《藏畫》去年在台北及嘉義演出皆創下完售佳績。(飛人集社劇團提供;林育全攝影)

舞台劇《藏畫》由飛人集社劇團製作,以陳澄波、陳澄波妻子張捷、陳澄波次女陳碧女及山岳攝影師方慶綿為主角,由劇場演員余品潔、程伯仁、大甜,分別飾演張捷、陳澄波與陳碧女;林文尹及周浚鵬則詮釋年長及年少的方慶綿。

《藏畫》導演石佩玉表示,配合劇中年代,以台語為主要語言,少部分為日語、華語,對演員是一大考驗,「我們請台語老師念劇本,錄下來給演員聽,反覆練習才能說得道地。」為深入表達角色內心狀態,也有部分吟唱橋段,「因為演員檔期關係,所有人到齊的時間只有短短兩星期,在這14天內從零開始排練,確定走位及動作。」

《藏畫》以台語為主要語言,對演員是一大挑戰。(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藏畫》以台語為主要語言,對演員是一大挑戰。(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除了語言,「道具」也是《藏畫》在製作階段的一項挑戰。石佩玉希望將物件寫實地呈現在舞台上,為了符合史實年代,包括陳澄波的畫箱、畫板以及方慶綿的老相機等,都需向外界借取甚至復刻打造。

去年5月《藏畫》在可容納近800人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首演3場,成為該場地第一部開演前門票即售罄的作品,還與公視節目《公視表演廳》合作,授權製作單位進場拍攝,於公視及YouTube頻道播放。去年7月受邀至近1,000席的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音樂廳演出兩場亦完售,今年8月17日、18日將在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登場。

更多鏡週刊報導
【娛樂透視】《藏畫》揭陳澄波新史料 劇場美學撫慰台灣傷痛
【舞台劇撫傷痛5】飛人集社史上最大規模演出 觀眾看完戲還有「售後服務」
【舞台劇撫傷痛1】《藏畫》費時12年編劇 揭陳澄波妻子如何成就一代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