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空間打造《庇護所》 林文中譜遊民流浪心曲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舞蹈空間舞團新作《庇護所》24至27日舞空小劇場獻演,編舞家林文中從電影與文學發想,60分鐘演出透過10位年輕舞者身體,拿著紙板化身遊民,或奔跑或蜷曲,以蒼白且詼諧手法,詮釋邊緣人的身體故事,刻畫社會底層「街友」努力生活的悲壯宿命,鼓勵觀眾一起在人生逆境前行。
編舞家林文中《庇護所》從臺灣艋舺龍山寺街邊的故事找靈感,除了點出社會底層無奈,也道破「遊民」是一種身分的選擇權,儘管他們各有不同緣起,走過跌宕起伏來時路,身處一無所有的窘境,被外界視為沒有產能的人,卻安頓於「街友」的生命狀態,以自在淡然與豁達面對,展現一種「無奈又燦爛的海海人生」。
林文中表示,有別於大舞台重點擺在前方,《庇護所》採小劇場編制,以4面台呈現,舞者每個動作細節清楚可見,60分鐘演出,肢體編排須不停轉向,兼顧每個角度觀眾,確保構圖的好看性。
林文中提到,他尊重10位舞者的藝術家地位,超過半年的製作期,讓這群23至33歲的舞者,觀覽與舞作主題相涉的紀錄片、小說、電影,包括臺灣導演黃庭輔紀錄片《4891》、林立青《做工的人》、胡遷《大裂》,以及當中的短篇小說〈大象席地而坐〉,還有美國小說家威廉.福爾曼的報導文學《窮人》等。
林文中希望舞者透過閱讀潤澤其心,以自他相換的同理心,去領受遊民、浪人、流鶯等底層人物的生活樣態與處境,請舞者掌握遊民身體發癢、發臭的各種想像,再運用身體特質轉化成舞。
林文中提到,紀錄片《4891》主題談遊民,全舞運用其中「無家者」的訪談為背景音效,包括寺廟梵音等非常在地化的聲響,讓人彷彿在龍山寺周邊遊蕩,希望把那種味道、聲響、生活感帶到演出場地。他也特別選擇穿插《弄臣》、《托斯卡》等歌劇女伶的詠嘆調,撫慰所有情緒的掙扎,呈現現實跟夢境的強烈對比。
舞蹈空間藝術總監平珩認為,《庇護所》其實希望透過這群社會底層作為引子,映照年輕世代「躺平族」的窒息苦悶、席地而坐的處境,創作者希望為大家尋找一個更寬廣的「庇護所」作為出口,儘管各有所想,哪怕有著不願放棄的放棄,也要有不想反抗的反抗,最終可以找到無法夢想的夢想。
舞蹈空間舞團新作《庇護所》24至27日舞空小劇場獻演。(記者黃朝琴攝)
舞蹈空間舞團新作《庇護所》刻畫社會底層「街友」努力生活的悲壯宿命。(記者黃朝琴攝)
舞蹈空間《庇護所》表演舞者拿著紙板化身遊民,或奔跑或蜷曲。(記者黃朝琴攝)
《庇護所》從臺灣艋舺龍山寺街邊的故事找靈感。(記者黃朝琴攝)
《庇護所》鼓勵觀眾一起在人生逆境前行。(記者黃朝琴攝)
《庇護所》展現社會底層遊民一種無奈又燦爛的海海人生。(記者黃朝琴攝)
《庇護所》描繪遊民安頓於生命狀態,以自在淡然與豁達面對。(記者黃朝琴攝)
《庇護所》以蒼白且詼諧手法,詮釋邊緣人的身體故事。(記者黃朝琴攝)
《庇護所》點出社會底層無奈,也道破「遊民」是一種身分的選擇權。(記者黃朝琴攝)
《庇護所》譜出遊民流浪心曲。(記者黃朝琴攝)
《庇護所》描繪街友以紙板隨處搭建遮風擋雨的家屋。(記者黃朝琴攝)
《庇護所》舞者掌握遊民身體發癢各種想像,再轉化成舞。(記者黃朝琴攝)
《庇護所》採小劇場編制,以4面台呈現,舞者每個動作細節清楚可見。(記者黃朝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