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太龍頭首度前進美國設廠 漢翔胡開宏:客戶怕打仗斷鏈就完蛋了

航太龍頭首度前進美國設廠 漢翔胡開宏:客戶怕打仗斷鏈就完蛋了
航太龍頭首度前進美國設廠 漢翔胡開宏:客戶怕打仗斷鏈就完蛋了

文:康陳剛 圖片來源:廖祐瑲攝

疫情讓民航停擺、零件短缺,漢翔卻靠新業務撐過低谷,不但接連拿下大單,軍機也在斷鏈潮中全數準交。漢翔更將首度跨足海外製造,在地緣政治風險中逆風高飛。

漢翔去年營收達到391億,年增29.3%;稅後純益22.26億,年增36.8%,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國防、民用和科技服務,三大業務全面成長,預期今年業績還會繼續攀升。

國防部中將退役的漢翔董事長胡開宏就任不到一年,就遇上大疫來襲。一夕之間航班頓減,兩大飛機製造商空中巴士、波音訂單停擺,當年度均虧損上百億美元,身為供應鏈一員的漢翔,眼見訂單就要斷炊。

「我們有員工要養,疫情的時候要訂單只能找國內,」胡開宏形容,當時就是漢翔的存亡之戰,他知道,爭取國防訂單還不夠,必須尋找切入新業務的機會。

漢翔曾配合政策自行建置儲能案場,天然氣機組用的燃氣渦輪又與飛機發動機技術相同,漢翔可以把經驗和技術變成賺錢能力。於是他爭取奇異(GE)渦輪獨家代理,雙方陸續合作台電通霄電廠、中油梧棲和永安等廠的新增燃氣渦輪標案,由漢翔安裝統包。

到去年為止,這類以能源為主的科技服務營收佔比,已從1%成長到將近9%,成為漢翔在國防、民用航太之外的第三隻腳。

民航需求雖一落千丈,胡開宏沒閒著,他敏銳察覺到商機,「我們這麼大的公司都快沒辦法付薪水,供應鏈一定會斷,正是行銷公司非常好的時間點。」於是,胡開宏在仍有重重邊境管制、隔離規範的時刻,馬不停蹄穿梭各國機場,飛到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地多次拜訪客戶。

除了持續追料,漢翔也想辦法自己生產,彌補斷鏈留下的真空。「我們利用危機變轉機,既然你沒辦法如期交貨,那把藍圖給我們生產,有問題(對方)就派工程師到現場改正,」像是勇鷹號中由伊頓(Eaton)供應的油箱,漢翔如今已可自行生產,未來若要維修也不需再送回美國,反而得以練功,因禍得福。

胡開宏拿出近期四處宣講的說帖,力主「國機國造」首要目標可以鎖定比勇鷹號高教機低一階、即將在2034年汰除換新的「初級教練機」。

「我都說我現在是國防自主的傳道者,到處喊、到處講,」胡開宏解釋,勇鷹號高教機自製率僅55%,其餘45%外購品多是高毛利、高技術的系統件,反而初教機的國產自製率預期可達75%,更能讓國內業者發揮,「希望不要去買或租,由國內來發展,利用初教機把系統件變成自製。」

只是,政策方向尚無定論,有空軍將領私下表示,初教機租賃是全球趨勢,但漢翔堅持自製,與空軍目前主流意見相悖。

另外,胡開宏透露,漢翔將前進美國設廠,拓展更多國防業務。「客戶也怕斷鏈,一打仗就完蛋了,」胡開宏表示,客戶擔憂地緣政治風險,因此漢翔會先在國外設置倉庫,解決客戶對斷鏈的疑慮,但根本解決之道還是在海外設廠,貼近客戶所在地。

此外,漢翔2020年成立亞洲唯一的F16後勤維修中心,找來國內供應鏈業者合作,不只拓展自家業務,也帶動台灣供應鏈的技術實力。

看更多天下雜誌文章
別只獨愛ETF!報酬率更好、還享理專服務 高點下的台股基金怎麼挑?
國會改革四大影響一次看 形同為中國敞開大門?年輕人為何焦慮?
「我要讓大國發會回來」 專訪劉鏡清:台灣不缺錢,但不會有第二筆前瞻
職場新趨勢「安靜度假」——為什麼4成年輕人請假不說?
中國政府砸1.3兆進場買房 「史詩級」517新政能救房市嗎?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