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城搬遷戶再陳情 不排除抗爭

民航局與桃園市地政局14日宣布,航空城建物拆遷評點提高至14.7元,明年10月前自願搬遷加發獎勵金等,但地方認為政府沒正視工程延宕問題,18日向市長張善政陳情,要求落實先建後遷照顧搬遷戶,不排除發起抗爭。市府回應,部分陳情內容已規畫執行方案,其他需再討論事項,各單位將再研議。

市議員游吾和、徐其萬昨與大園12位里長前往市府,針對航空城建物補償與安置作業當面向張善政反映意見,地政局、工務局、航空城工程處等單位皆出席討論,會議長達1個多小時。

游吾和指出,現場提出多項訴求,包括建物拆遷評點應依法提高至16.6元賠償徵收戶、落實最後搬遷15%扶助金、降低安置住宅價格及首次繳款金額、提前發放選擇安置街廓的自拆獎勵金等,日前公布加發第三階段自願優先搬遷獎勵,但經計算,搬家損失和獎勵金卻不符比例。

「陳情卻變政令宣導!」游吾和嘆,雖市府預計擇日再邀地方討論,但再討論也不會有結果,民眾不滿意現行政策,若1周後無相關回覆,不排除採取抗爭行動。

徐其萬說,政府堅持己見以一紙公文宣布政策,不了解地方真實狀況,搬遷戶要求先建後遷,至今土地未點交給民眾,無法申請建照、使照與蓋房,許多未搬遷者無力負擔才留在此,安置住宅價格也逐年調漲,呼籲政府應聽取民意,發揮同理心,照顧搬遷戶。

地政局回應,安置住宅價格目前以成本價配售,包括建築發包價格,土地以開發後評定價格再折扣優惠計算,都以成本甚至低於成本價計算。建物補償以行政院11日航空城核心計畫專案小組會議決議,參考今年與2021年補償評點及營建工程物價指數調整幅度約20%,以具安置資格的住家增加補助,協助居民安置。

另考量整體期程受安置街廓增配和疫情影響,建物拆遷期程會檢討調整,原定拆遷期程則考量已有搬遷規畫的民眾權益,增加為第三階段優先搬遷並規畫獎勵及增加房租補助費。加速配地則會考量整體工程進度、區域發展需求及民眾意見並研議可行性。

地政局強調,民眾反映相關意見,部分已有規畫執行方案,其他需再討論事項,張善政已指示由各相關單位再研議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