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股》長榮「瘦身」末班船要開了 老水手看好減資7大理由

【時報-台北電】貨櫃一哥長榮(2603)即將啟動減資6成,每股退回6元現金,明(6)日為減資前股票最後交易日,7日起暫停交易,新股完成暨上市買賣日期為19日。由於海運第三季恐旺季不旺,加上年底歐洲線長約換約將遭砍價,上周法人及散戶紛紛「棄船逃生」,近2個交易日已跌9.74%,今日股價早盤黑翻紅,一度漲1.9元至81.6元,守住80元大關。資深分析師認為,長榮減資後身輕如燕,每股獲利輕鬆過百,籌碼換手,技術面煥然一新,大波段行情值得期待。

長榮第二季財報顯示每股淨值為85.3元,以5日股價計算,股價淨值比(PB)為0.94倍,低於一倍,股價已屬超跌,航運股股價嚴重被拖累,即將公布的8月營收是重要觀察指標。投資專家認為,貨櫃航運業加上航空貨運業運送全球超過8成以上物資,是全球景氣的先行指標,雖然SCFI持續下跌,惟運價仍處高檔,今年航運業獲利依然可觀,明年還會賺錢,船公司目前手上握有大把現金,足以度過景氣寒冬。

運價雜音並未衝擊長榮獲利,上半年每股大賺38.49元,現在本益比僅1.25倍,每股淨值高達85.2元,投資價值浮現;鴻光投顧分析師王文良列舉7大參與長榮減資理由,包括(1)近期無大規模申報轉讓;(2)上半年每股獲利38.49,本益比1.25倍;(3)運價下跌,仍比去年同期高;(4)小船退場,前9大船公司得利;(5)投信停損、融資減少,浮額出場;(6)9月7至16日暫停交易,資金積壓;(7)9月19日恢復交易,銜接台股回檔完畢後的行情。

被網友戲稱「巨型韭菜」的光碟大廠中環(2323)8月以來三次公告買進長榮,先於8月8至23日以每股97.05元買進3,280張,交易總額3.18億元;接著24至29日再砸4.46億元,以89.46元均價,買進4,990張;加上上周五(2日)公告再買3,780張,等於短短1個月內已斥資10.81億元,合計買進1萬2,050張,若以長榮約80元推算,中環帳面已慘虧逾億元,仍看好減資行情,增持長榮。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新聞來源:旺得富理財網 黃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