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紅海改道 東南亞港口堵塞比率最高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總部位於香港市場情報公司Linerlytica最近一份報告提醒,由於紅海改道促使港口壅塞再次出現,且下個月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報告特別指出,東南亞是最嚴重瓶頸,造成超過廿六%堵塞,而東北亞緊追在後,占廿三%,新加坡是目前積壓的中心。

分析師認為,由於船舶在正常的亞洲至歐洲航線中被迫繞道南非,因此運輸時間增加,現在隨著胡塞武裝威脅更遠距離,包括進入印度洋,承運商已被警告確保其船舶改道,代表更長距離與更長的航行時間。

Linerlytica統計,等待運輸的貨櫃數量高達四十五萬TEU。該機構提醒,船舶現在須等待長達七天才能在新加坡停泊,而正常情況下船舶最多只需等待半天就能停泊。Linerlytica分析,造成積壓原因是來自亞洲貨櫃運輸時間急速增加,導致航運公司將所有可用船舶投入營運,連帶迫使他們延長租期。

航運市場情報公司SeaIntelligence最近報告則表示,亞洲與歐洲間最受歡迎的航線運輸時間都在增加,但最糟糕的是地中海港口,在許多情況下,承運商一直透過中間港口轉運貨櫃,因為他們正在遠離蘇伊士運河。

Seaintelligence統計,二○二四年前三個月,亞洲與地中海間最受歡迎的航線,運輸時間平均增加三十九%,而亞洲與地中海間最受歡迎的港口,運輸時間也僅略有減少,增加十五%。報告指出,東地中海港的情況最為糟糕,平均最短運輸時間增加六十一%,達六十三%,而中地中海港口平均運輸時間增加三十九%,達到四十%。

Linerlytica表示,新加坡日益嚴重的堵塞也造成其他影響,船舶被迫在相關錨地外等待,並遠離港口。試著因應更長運輸時間與日益嚴重延誤的承運人,也選擇跳過馬來西亞巴生港等不太繁忙的港口,顯示貨櫃堆積起來或被改道到新加坡等港,而新加坡等港口則因吞吐量增加而呈現緊繃,堵塞嚴重也使沿線許多港口船舶呈現擁擠。

Linerlytica估計,全球有二百萬TEU船舶運能(占全球船隊七%)目前陷入堵塞。該機構認為,隨著這些壓力增加,也導致運輸成本增加,而隨著新一波港口堵塞,價格正在回到疫情期間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