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特毛起來愛》寵物醫療的現況及新趨勢

文.蔡武穆

 

電影《只要一分鐘》,女主角琬真在時尚雜誌擔任編輯,領養一隻黃金獵犬-里拉,隨著事業起飛,忙碌佔據了生活,疏忽里拉的照顧,就在角逐總編輯的職位,里拉卻罹患癌症,在工作與寵物之間掙扎,她毅然辭掉工作,回家全心照顧里拉,陪牠走完生命的最後。

 

「寵物是家人,就從居家健康照護開始」,毛爸毛媽都有這樣的心境,把寵物當作自己的兒女,捧在懷裡細心呵護,一旦寵物生病或走失,焦急得像熱鍋上螞蟻。

 

人際關係疏離,加上少子化現象,越來越多人把愛轉移到寵物身上,添加生活樂趣。根據動物保護資訊網統計,至2021年,家貓家犬總數達210萬隻,以全台有700萬戶人家來算,每3戶就有1戶飼養寵物。

 

2021年全台貓狗新增登記數高達23萬隻,超越當年新生兒總數15.3萬人,等於每2.3分鐘就有一隻寵物成為家庭的新成員,而每3.4分鐘才有一位新生兒出生,寵物伴侶時代已正式來臨。

 

寵物健康照護的難處

 

 

把寵物視為家人,寵物的保健與照護越來越受重視,給寵物吃好用好,就是希望這位特別的家人健康、快樂地長大。根據資料統計,2020年全球寵物照護市場達到1000億美元,其中食品和醫療佔95%,為寵物經濟兩大發展要點。

 

寵物和人一樣會生病,但是寵物不會說話,無法陳述痛苦的感受,耐痛力又非常強,通常有症狀時已經很嚴重。寵物沒有健保,醫療費用昂貴,更需要花時間和人力照顧,愛莫能助的無奈,讓飼主很煎熬。

 

預防勝於治療,居家照護可延長寵物壽命、降低醫療費用及棄養率,然而,根據統計,60%的飼主不知道如何幫寵物做健康管理,30%的飼主苦於沒有寵物居家醫療器材可使用,即便是用人類的儀器測量,也不知道寵物正常的生理值,測量是否準確。

 

寵物照護的困難及挑戰

寵物不會說話,不會表達痛苦,飼主平日需要觀察寵物是否有異狀。

 

「我不知道牠是不是生病了,有些狀況不能掌握,會害怕」,飼養橘貓多年的Joanna分享,那天貓咪體溫升高,呼吸變快,發現時已經是半夜,只好抱著牠,看看會不會好一些,隔天早上趕緊送醫院。

 

另一次是牠進出廁所頻繁,都沒有解尿,緊急送醫,檢查出來是尿道結石,必須馬上開刀。擔心牠的狀況,還趁著中午休息時間衝回家探視。

 

艾特國際策略長楊得欣也分享,家裡哈士奇尿液呈暗紅色,嘴巴沒有合起來、一直喘,活動力尚佳,初期以為是天氣熱不太在意,有一天突然水腫,醫師診斷是罹患某種血液疾病,先開消水腫的藥,沒想到狗狗服藥後隔天就往生。

動物有嚴重的白袍現象

 

獸醫師的診斷會詢問飼主貓狗平常的表現,學理的檢查從頭到尾、從裡到外,包括眼睛、耳朵、鼻子、皮膚、四肢、指甲等,是否異於往常,根據身體系統往回推論,找出病因。

 

深入的檢查,包括抽血、X光及超音波。抽血檢查可看出肝、膽、腎、心血管是否有發炎,X光看外部結構、超音波看內部結構,檢查心臟、腹腔器官是否有腫瘤。

 

獸醫師最害怕飼主一問三不知,因此,飼主在家需要了解寵物的基本狀況,如精神、活動力、飲食、排尿,「本來吃一碗,最近怎麼吃半碗」、「呼吸好像有比以前喘」,如果正常的情況不知道,那麼異常狀況就很難察覺。

 

另外,動物有很嚴重的「白袍現象」,芝山動物醫院院長曾治鈞表示,動物很會隱藏症狀,因為緊張害怕,會把症狀壓下來,例如,在家微喘,來到醫院就不喘,或在家絞痛不能走,在醫院忍受疼痛,健步如飛。

 

「居家量測可避免白袍現象,提早知道異常」,曾治鈞說,呼吸、心跳、血壓、血氧四大生理指數最顯而易見的是呼吸,飼主平常可注意寵物的呼吸狀態,來觀察寵物是否有異狀。

 

呼吸率---寵物的健康指標

 

以貓狗來說,心臟病、肺水腫都會導致呼吸喘,體溫飆高、心跳加速,甚至熱、痛、興奮,都會表現在呼吸的變化。

 

 

安靜時心跳數

100-140/每分鐘

80-120/每分鐘

安靜時呼吸數

20-40/每分鐘

15-30/每分鐘

體溫

38-39.2度

38-39.2度

 

呼吸是一個門檻,狗的正常呼吸值15~30次/ 1 min,貓的正常呼吸值20~40次/ 1 min,如果超過40次/ 1 min就須注意,居家照護,飼主可觀察寵物平常呼吸的基礎值是多少,可初略知道寵物的健康狀況。

 

量測呼吸率,看起來簡單,其實非常困難。大家都認為看著胸腔的起伏數三十秒或一分鐘,就可得到每分鐘的呼吸率,但是寵物的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機制和人類不同,一般來說,寵物清醒時間交感神經亢奮,隨時等在主人招喚、吃飯、玩耍,此時呼吸較為活躍,必要等到副交感神經拉起來,真正進入Resting休息的狀態,測得的呼吸率才能反映動物真實的健康狀態。

 

當寵物醫療遇上科技

 

艾特國際調查,70%的飼主希望從飼養那一刻起就開始寵物的健康管理,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做,也沒有相關的電子醫療器材可以使用。

 

現行的寵物健康量測都是以人類的醫療器材來進行,量測結果會有些差異,以量體溫來說,人類量額溫,動物主流是量肛溫,說實在的,要幫寵物量肛溫,就是一大挑戰。

 

醫學提倡中老年人每日定期量測血壓、心律,作為日常的保健,都說寵物是家人,卻沒有任何專屬的電子醫療器材可以照護。

 

簡單三步驟 呵護寵物健康

 

秉持對動物的關懷及尊重,艾特國際與歐洲、日本、台灣數百位的獸醫師及獸醫學院深度交流,了解飼主及獸醫師的需求,從呼吸率延伸到心率,經過三年研發,全球首款寵物專屬「心率呼吸項圈」於2022年10月在日本發表問世,陸續在歐洲、美國、台灣上市。

 

使用「心率呼吸項圈」只需簡單三步驟,

一、戴上項圈

二、打開手機APP

三、輸入貓狗年齡、體重等基本資料

系統軟體會自動偵測、紀錄、管理寵物的心率及呼吸率。

 

 

艾特國際研發長林文登表示,「心率呼吸項圈」以NFC無線感測技術,不受毛髮影響,不論是跑跳或休息,透過數據演算法可分辨寵物是否真正進入休息Resting的狀態,抓出呼吸基準值。

 

「就跟人一天量一次血壓一樣,寵物在跟你在一起時,最舒服、最放鬆的時候量測」,一小時內手機APP會自動收集10~20筆資料,累積寵物長時間的呼吸變化,並計算出寵物平均呼吸的基準值。

 

APP提醒飼主量測

 

同時,APP將呼吸率可視化,以綠、黃、橘三種顏色呈現寵物目前健康狀況,依次是正常、略高、偏高,並跳出小標語提醒飼主,「健康狀況良好,繼續加油」、「呼吸率偏高,請帶給醫師看」,如果一段時間沒有數據,也會提醒飼主記得幫寵物量測。

 

事實上,貓狗年紀漸長,慢慢的心臟會出問題,要知道心臟什麼時間點出現異狀,呼吸率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芝山動物醫院院長曾治鈞說,很多動物症狀都在晚上睡覺時發生,居家測量可以看到平常的基礎值,有利於醫師的診斷治療。

 

使用過「心率呼吸項圈」的Joanna也分享,觀察呼吸可了解貓咪現在的心情、緊張或不舒服,貓咪怕冷,冬天時呼吸變慢,從呼吸就可感覺牠的生理狀態。

 

打造寵物健康資料庫

 

「心率呼吸項圈」目前已申請歐、美、日等多國專利,艾特國際已與日本電子巨擘及歐洲動物藥廠進行產品共同開發中,並將「呼吸-疾病」關係的波型連上雲端,合作打造全球最大的寵物健康資料庫,寵物專用的溫度、血氧、血壓計也緊鑼密鼓研發當中,預計在2023年一併上市。

 

目前寵物醫療照護產業無法令可管,僅日本農林水產省將動物醫療器材納入管理辦法,台灣農委會在今年四月成立寵物管理科,建構更完善的動物福利制度,艾特國際經營團隊來自國內知名電子醫材公司,領先市場推出寵物專屬的電子醫療器材,可望引導潮流,參與台灣及全球法規及標準制定。

 

人工測量VS儀器測量

 

人工測量

儀器測量

測量方式

寵物需處於靜的狀態下,由飼主計時每分鐘寵物呼吸次數。

以獨家開發精密感測器對寵物的呼吸進行測量。

記錄方式

人工手動記錄於紙本或電子軟體。

1.以專屬的APP記錄、管理測量的結果。

2.數據會透過雲端資料庫,完整記載。

測量狀況

1.寵物毛較多,呼吸起伏不明顯,飼主未能查覺,因而測量較不精準。

2.面臨測量狀況不同,導致計算方法不同,無法做為判別資料。

3.忘記記錄測量數據,或計算次數較少,導致數據無法做為參考使用。

4.寵物耐痛度極高,在未有異狀顯現的狀況下,飼主可能較無法覺察。

1.佩戴後儀器會辨別寵物是否處於靜的狀態,進行測量。

2.具備提醒測量功能。

3.使用儀器測量可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理財周刊1157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日圓轉升 台幣呢?

◎封面故事1>半導體成熟製程現轉機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專訪哈勇家導演陳潔瑤:回家看看吧!我們經歷著一樣的生活

◎理周幫幫忙>台股醞釀反彈走勢 關鍵點看這裡

◎理善大家來>台灣一起夢想公益協會 微型社福的支持者

◎新聞熱線>《艾特毛起來愛》寵物醫療的現況及新趨勢

◎新聞熱線>大溪六大建設房市卡位潮鎖定正核心

◎新聞熱線>有保有保障,好在我有「強制險」

◎新聞熱線>協易盃沖壓競賽 為傳統注入新設計思維

◎新聞熱線>泡水烹調設備 省錢健康好選擇

◎新聞熱線>擁有多項唯一 「大築文滙」優良首選

◎新聞熱線>樹人商經電商伴長者DIY創作

◎房市觀察>2022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金質獎得獎作品京城美術皇居

◎全球理財觀>未來五年資金外逃大中華圈是投資主旋律

◎生技趨勢>新藥新兵安邦生技 甫成立即有兩臨床階段產品

◎行銷數位轉型>會員經營戀愛學 透過行銷工具和你的顧客談戀愛

◎高齡金融>如何運用信託與監護守護晚年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

◎區塊鏈貨幣戰爭>籌碼開始布局BTC減半行情!

◎房市放大鏡>房市走勢詭異 購屋置產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