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維尼颱風生成!氣象署:2018年就曾出現過

中央氣象署表示,艾維尼對天氣沒有直接影響。而事實上,由於西北太平洋一年平均約有25至26個颱風形成,因此命名列表大約5至6年會用完一輪,就會再重新輪一次,所以2018年就曾出現過艾維尼。   圖:翻攝自中央氣象署官網
中央氣象署表示,艾維尼對天氣沒有直接影響。而事實上,由於西北太平洋一年平均約有25至26個颱風形成,因此命名列表大約5至6年會用完一輪,就會再重新輪一次,所以2018年就曾出現過艾維尼。 圖:翻攝自中央氣象署官網

[Newtalk新聞]

今年第一號颱風艾維尼在今天早上8點生成,中央氣象署表示,艾維尼對天氣沒有直接影響。而事實上,由於西北太平洋一年平均約有25至26個颱風形成,因此命名列表大約5至6年會用完一輪,就會再重新輪一次,所以2018年就曾出現過艾維尼。

氣象署說明,艾維尼是密克羅尼西亞「暴風雨神」的意思,只有週一到週三會間接帶來「長浪」的現象,北海岸、東半部及恆春半島、蘭嶼綠島沿海需要注意。至於颱風的名字五花八門,有些是動植物、有些是地名、神話人物、甚至星座等。

而這些名字是由世界氣象組織鄰近西北太平洋的14個會員國或地區,每個會員分別提供10個名字,然後集合而成,所以總共彙整成一份有140個名字的總表。每當西北太平洋有颱風形成,就會按照名稱表依序取用,成為新颱風的名字。依據順序,去年的最後一顆颱風是「鯉魚」,所以今年的第一號颱風,就是他的下一家「艾維尼」。

氣象署說明,由於西北太平洋一年平均約有25~26個颱風形成,因此命名列表大約5至6年會用完一輪,就會再重新輪一次,所以2018年也曾出現過名叫「艾維尼」的颱風。不過,當有些颱風為一些地方帶來重大災情,就有可能被永久除名,不再使用。所以它留下的空缺,就會有新的名字補上去。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噁爆!新北火鍋店也傳有活蛞蝓 衛生局立即稽查
驚傳虧損!裁員274名員工?中華郵政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