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華埠高中選址爭議 華社另提4地點

華埠更好團結聯盟25日舉行近南區高中(near south high school,又稱華埠高中)最新進展討論會,11區區長李慧華表示,新的高中對中國城、橋港區一帶的社區與家庭發展非常關鍵,等待新高中已超過三代的華社,真的「不想再等了」。為解決目前預定地引起的爭議,與會者也提出四個可能地點。

華埠高中委員會主席廖敏欣主持了這場會議,伊州華裔州眾議員馬靜儀、25區區長盧漢士、芝城華商會會長李建明、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任陳本恩等數十位社區人士出席了現場與線上同時進行的會議。

無異議華埠高中必須興建

李建明表示,社區高中對華埠未來很重要,只有把年輕一代華人留在華埠讀高中,才能建立對社區的歸屬感,才能讓他們留在華埠;多位家長也相繼表達了華埠高中設立的急迫性。

廖敏欣歸納華埠高中必須興建的三大因素,包括「中國城及附近學生目前分散到47所高中就讀,如有華埠高中則可確保孩子有合適高中就讀」、「華生就讀不同高中導致力量分散、無法團結」、「節省大量通勤時間,對家庭、學習與社交有正面助益」,此外,華埠目前現有的小學教學品質高,但卻沒有匹配的高中讓孩子就讀。

建校影響公屋住戶及現有高中

另方面,華埠高中如按照芝公校系統(CPS)規畫蓋在24街夾州街(State St.)的空地,直接受到衝擊的有「原公屋計畫的住民」以及「學區與新高中重疊的現有高中」。

依照初步的學區畫分,估計將有九所小學(Armour﹑NTA、Darke、希利、華德、Holden、Smyth、興氏、南環)的畢業生可以直接選擇到華埠高中上學,而可能會受到新高中影響入學人數的兩所高中,為菲利普斯高中(Phillips High School)及提爾丹高中(Tilden High School),根據分析,這兩所高中學區的學生,一直以來都在該區以外的其他高中就讀,此外,雖然CPS學生人數逐年下降,但華埠、橋港區與南環區的人口卻逆勢增長。

至於對公屋的影響,芝住屋管理局日前已經批准將華埠高中預定地租給CPS,市府表示,該塊地的北半部仍將興建公屋及可負擔房,此外還將提供對街兩塊土地給住房局,不過,這些提案還是受到推動公屋組織的強力反對,因為他們不信任政府會實踐相關計畫。

4地點或可解決選址爭議

要解決上述土地的爭議,另尋其他建校地點也成為當天會議的焦點,與會者分別提出「78區」、「華埠運河街(Canal St.)鐵路天橋」、「18街夾運河街空地」、「橋港區35街緊鄰芝加哥河的Bubbly Creek區」等四個可能建校地點。

盧漢士在會中表示,他主張不能為了興建高中而犧牲其他族群的福利,他個人傾向支持將高中建在78區。陳本恩也表示,78區會是比目前預定地更好的高中選址地點。

李慧華說,她接任11區區長的其中最大目標,就是要落實興建華埠社區高中,「繼上次全國教師學院(NTA)改建高中計畫功敗垂成至今又過了五年,不想要又再等五年」,她說不反對將高中蓋在24街夾州街,但她相信在此建案同時,也能履行對公屋住戶的承諾,「希望每個主張者都能好好溝通協調」。

她也提到,由於78區仍在開發中,假使堅持要爭取該地點,恐將費時良久,「回歸現實,讓高中盡量開工」是她的現階段努力目標。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拜習48小時內通話 「最快今晚」 波洛西擬訪台 拉升緊張氣氛
社安金明年4變革 可望每月多拿180元 完全退休年齡調高
華人家庭慶生遇死劫 長島醉駕控過失殺人恐囚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