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城駕駛去年平均塞車155小時 全美之冠

芝加哥地區的高速公路交通繼續從2022年早期的疫情低點反彈,一份新公布的報告指出,芝城的通勤者因為塞車而損失的時間,高居全美之冠,平均每名駕駛在過去一年要花掉155小時卡在交通擁堵路段,不僅比2021年的104小時多出51小時,也較疫情前的平均塞車時間還多出7%。

這項由車流移動分析公司Inrix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芝城司機堵在路上的時間比2021年或疫情前更長,可能與開車到市中心辦公室人數增加沒有太大關聯,因為去年到芝城市中心的人數與前一年相差無幾。分析師表示,此增幅應該與民眾仍未像疫情前普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有關。

數據指出,芝加哥地區每名駕駛去年在主要高速路的塞車時間為155小時,此時數不僅高居全美第一,在全球城市中,也僅次於倫敦名列第二。

該公司主要通過分析移動應用程序(mobile apps)、匿名GPS偵測器與卡車車隊等來源收集數據,接著深入分析而得出結論。這些數據觀察了夜間無塞車期間主要高速路的行車狀況與時間,並與同樣路段的交通高峰期進行比較,Inrix分析了市區往返南邊、瑞柏市(Naperville)、阿靈頓高地(Arlington Heights)及其他地區等路線。

塞車使駕駛損失了時間與汽油燃料費用,根據聯邦政府的數據,Inrix估計,芝加哥地區的駕駛在2022年因為塞車而損失時間的本高達95億元。

不過,芝加哥德堡大學(DePaul University)查迪克都市發展研究所(Chaddick Institute For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所長施維特曼(Joseph Schwieterman)對此報告提出質疑,他說,這份報告沒有考慮到芝加哥有本地道路網路,駕駛在塞車時往往可利用這些地方道路避開尖峰時間的擁堵,他也提到,該報告僅分析了前往主要就業中心的行車情形,並沒有衡量其他路線的行車狀況。

撰寫這份報告的Inrix交通分析師皮修(Bob Pishue)說,芝加哥公路交通壅堵增長,一定程度與民眾使用大眾交通工具的流量仍然比疫情前低有關,根據統計,芝城大都會火車通勤系統Metra在去年11月的工作日平均客流量,僅達疫情前2019年的44%,去年10月份芝城捷運公車CTA的工作日客流量,也只有疫情前的56%。

該份報告指出,2022年前往芝加哥市中心的人次,僅比2021年增加了1%,而紐約的人次增幅達17%,休士頓也有11%的增長,不過,洛杉磯市中心減少了1%。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從破口大罵到滿身是血…華人開網約車 滿腹辛酸淚
紐約華婦馬桂英命案宣判 兇手判囚20年
拜登遭爆私藏10機密文件 涵蓋這3國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