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加速修築圍欄 強化邊境安全

記者施欣妤/綜合報導

美軍《星條旗報》15日報導,甫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的芬蘭,日前公開其東部與俄國相鄰邊境地區,已修築圍欄。報導並指出,烏俄戰爭爆發,是芬蘭加速修建邊境相關工程的主要原因,除了強化對非法移民的應對,同時也加強北約與俄國邊境之間的安全措施。

俄國侵略烏克蘭,除了使芬蘭放棄數十年來的軍事不結盟政策,也加速赫爾辛基當局在東部邊境修築柵欄與圍籬。芬蘭邊境管理局14日對外公開圍欄興建工程,地點位於該國東南部伊馬特拉(Imatra)邊界過境點,且預計今年夏季前將完工,凸顯隨著芬蘭正式加入北約,以及烏俄戰爭持續威脅歐洲安全,赫爾辛基當局正加緊趕工,強化邊境安全措施。

俄國在2015至2016年,曾經將大批尋求政治庇護者,送往芬蘭北極圈以北的拉普蘭區,企圖藉此動搖赫爾辛基政權,直到芬蘭總統尼尼斯托與俄總統蒲亭會面協商後,移民潮才停止。而芬蘭的邊境圍欄修建計畫,原是為了阻擋愈來愈多的俄羅斯非法移民,減緩芬蘭邊境管理局及邊防單位的龐大負擔,但芬蘭邊境管理局技術部門官員托爾潘南坦言,烏俄戰爭的爆發「大幅改變芬蘭的邊境安全政策」。

目前芬蘭與俄國接壤的1340公里邊境,已設有許多木製柵欄,但為了強化邊境安全,芬蘭政府日前批准耗資3.8億歐元(約新臺幣124.7億元),在數個地段額外興建高3公尺、頂部帶有刺鐵絲網的鋼製圍欄,部分敏感區域還會配備夜視攝影機、燈光與廣播喇叭等設備。

芬蘭公開邊境圍欄興建工程,展現積極捍衛邊境安全決心。(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