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研究揭示木材的天然「抗病毒」特性

你知道嗎?除了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建材和工具,木材其實還有一項驚人的功能:抗病毒能力。芬蘭尤韋斯屈萊大學和東芬蘭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某些種類的木材對冠狀病毒和腸病毒具有出色的抗病毒效果。

研究團隊測試了多種木材,包括針葉樹(如蘇格蘭松和挪威雲杉)和闊葉樹(如橡木),發現針葉樹對包膜病毒(如冠狀病毒)具有極強的抗病毒活性。在10到15分鐘內,蘇格蘭松和挪威雲杉就能顯著減少病毒感染能力。橡木則對非包膜病毒(如腸病毒)有一定的效果。

這項研究發現,木材表面的化學成分可能是其抗病毒特性的主要原因。雖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定具體的化學機制,但這些發現指出木材有潛力成為一種可持續的天然抗病毒材料。

蘇格蘭松和挪威雲杉減少病毒感染能力;橡木對「腸病毒」有一定的防護效果。

這張圖展示了不同木材對冠狀病毒HCoV-OC43感染性的影響。研究顯示,病毒在不同木材上經過不同時間的室溫和高濕度(>90%)孵育後,感染能力有顯著變化。結果經過標準化,與對照病毒感染(設為100%)和細胞對照(設為0%)比較。無任何表面處理的病毒用作病毒對照(virus control,VC)。圖中顯示了測試樣品與VC之間的統計顯著性差異,以星號表示:*p < 0.05, ***p < 0.001, ****p < 0.0001,ns表示無顯著差異(通過單向ANOVA和Bonferroni測試分析)。(圖/《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這張圖展示了不同木材對冠狀病毒HCoV-OC43感染性的影響。研究顯示,病毒在不同木材上經過不同時間的室溫和高濕度(>90%)孵育後,感染能力有顯著變化。結果經過標準化,與對照病毒感染(設為100%)和細胞對照(設為0%)比較。無任何表面處理的病毒用作病毒對照(virus control,VC)。圖中顯示了測試樣品與VC之間的統計顯著性差異,以星號表示:*p < 0.05, ***p < 0.001, ****p < 0.0001,ns表示無顯著差異(通過單向ANOVA和Bonferroni測試分析)。(圖/《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在這個病毒頻發的時代,了解如何利用自然材料來對抗病原體是非常有意義的。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木材的潛在新用途,也為我們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更安全的選擇。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上,未來或許會有更多關於木材抗病毒特性的探索和應用。我們不僅可以享受木材帶來的美觀和實用,還可以依靠它來保護我們的健康。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Shroff et al cc By 4.0 

圖片來源: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cc By 4.0 

參考論文:
1.Tree Species-Dependent Inactivation of Coronaviruses and Enteroviruses on Solid Wood Surface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延伸閱讀:

1.科學家用木材製成電池,突破電池能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