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費大戰的勝敗關鍵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北市信義、南松山選區立委初選結束,徐巧芯勝出,象徵國民黨朝向世代交替的列車正在啟動。對於黨內民主仍在學步階段的國民黨,面對這次初選有許多值得研究與反省之處。

對講究和諧、倫理的百年老黨來說,採取初選是一大進步。然而,此次國民黨員投票率約3成左右,就黨內初選而言不算太低,但在選情激烈的情況下,卻仍激不起更多的參與熱情,黨員對黨的向心力是否有嚴重流失的現象,這點值得國民黨注意。

更進一步來說,黨內初選與真正選舉一定會有落差,如何消除中間的差距,讓政黨推出的候選人得以勝出,就涉及制度的公平性、人才培養與甄選等面向。尤其,當政黨決定不再以「搓圓仔」的方式來推舉候選人,就應深刻研究國內外選舉經驗與策略,訂出合適的初選制度。

美國政治學有句話說:「初選動心,大選動腦」。這裡指的是,在初選階段,候選人能否吸引選民比政黨標籤更具影響力,因為同一政黨的政見立場差異有限,所以初選時選民通常憑直覺和印象投票;但到了正式選舉,才會動腦思考候選人政策與自己的利害關係。雖然美國初選制度與台灣不同,但個人特質在初選中的重要性都相近。換言之,在初選過程凸顯個人與同黨參選人的區隔就變得很重要。

由此來看,徐巧芯的勝出,最重要的是她成功做出區隔,「世代」只是區隔彼此的其中一部分。具體而言,徐巧芯在初選中,不僅僅是訴求個人在選區服務的歷程,更強調她的戰力能帶動國民黨的2024。由於選民較希望看到同黨候選人在初選過程中,能盡量彰顯與競爭者的區隔,而非互相撕裂,因此徐巧芯這部分確實契合選民期待。

除此之外,徐巧芯的出線也跟選舉制度的經驗有關。市議員是複數選區,必須面對同黨競爭的情況,與單一選區的立委選舉只要打著政黨旗號不同;特別是對缺乏組織經營與服務資歷的新生代市議員來說,議題主導與論辯能力就更為重要。

接下來國民黨仍將陸續舉辦初選,在偏向保守的黨性下,訴諸區隔,彰顯個人特質,強調自己有挑戰他黨候選人的「優勢戰鬥力」,預料已成為爭取民心、黨員支持的重要策略。隨著黨內初選已成大勢所趨,國民黨新生代的強棒,如果仍僅限於高舉「世代交替」的口號,恐怕就流於簡化選民的投票行為了。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