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富南窯場八卦窯插畫展開幕 引領民眾從不同視野認識歷史建築

富南窯場八卦窯插畫展覽開幕,引領民眾從不同角度認識這座充滿文化歷史的古蹟建物。(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富南窯場八卦窯插畫展覽開幕,引領民眾從不同角度認識這座充滿文化歷史的古蹟建物。(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舉辦富南窯場八卦窯插畫展覽五日盛大開幕。本次為富南窯場首度以「插畫」方式,以「磚窯勞動者群像」為主題,介紹富南窯場的工人於八卦窯內工作的情況。由插畫家山迷執筆,透過作品中各種充滿想像的視角與呈現,得以回望彼此的生命故事,激盪新的思考,為這座充滿文化歷史的古蹟建物開拓更多的想像。

富南窯場為花蓮縣文化局地方文化館中之亮點館,這次以插畫展之方式呈現該場在一萬三千坪以自然農法維護的腹地中,有著八卦窯(一九六六至一九七二)與隧道窯(一九七一至一九九一)的窯場遺構及多元生態環境,人們與動植物都得其所居,是窯場三代主人(徐鏡明、徐振龍及徐尉傑)家族史、生命史與地方文化史的交集匯流之處,生態與生命的自在家園。另外除了插畫展外,現場還有搭配著富南窯場過去工人使用的相關器具等物件,讓大家身歷其境。

窯場第三代主人徐尉傑表示,眼前的富南窯場,就是靠著父母親對它的情感與有限的積蓄,將風災過後的窯場,轉型成為今天截然不同的園區。花了二十年整理這座窯場,沒什麼收益。但父母親很高興,因為他們己實現人生價值觀的工作。其中全園區的火頭磚牆全都由母親獨立施工,除了年節休五天之外,每天加夜班,花了整整三年、一千多個日夜才得以完成。

富南窯場除了有八卦窯的磚窯文化保留區(二00七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有隧道窯遺構轉型的 「磚窯居」民宿,還有豐富多元的生態環境,而隧道窯內的台灣葉鼻蝠是其最大的特色。現今富南窯場所保留的窯場遺構與文化內涵,正透過生命記憶活化,在體驗及言傳中持續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