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大陳飲食文化活動 體驗製作薑料理

花蓮市大陳飲食文化活動「行在好窩裡─薑來還很酒」,老薑作坊帶領大家動手曬薑、做「薑茶米粉」。(花蓮市公所提供)
花蓮市大陳飲食文化活動「行在好窩裡─薑來還很酒」,老薑作坊帶領大家動手曬薑、做「薑茶米粉」。(花蓮市公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市公所推出今年大陳飲食文化活動「行在好窩裡─薑來還很酒」,老薑作坊帶領大家動手曬薑、做「薑茶米粉」,也讓參與者嘗到大陳傳統美食的好滋味,市長魏嘉彥、議員魏嘉賢都出席活動,期望透過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大陳社區的傳統記憶與文化。

花蓮市公所去年帶領大家品嘗大陳傳統的春夏節氣料理,清明菁團和端午麥油煎、大陳粽香縈繞在阮弼真君廟。今年大陳料理的探尋從食材出發,從大陳老薑的製作到料理使用,一起從傳統大陳料理中,發現「薑」好滋味。

大陳長輩瞿桂鳳和大陳青年趙孝嚴帶著大家炒薑與曬薑,先將老薑清洗切片後曬至六分乾,加入大陳老酒炒乾,再以線串成薑串,置於太陽下反覆曬至完全乾燥,一串串的薑片散發出特殊的香氣和辛辣味。接著帶領參與的民眾製作使用大陳老薑的家常料理「薑茶米粉」,湯頭是用薑汁所熬煮,再加入海鮮、香菇、肉絲等材料,在烹飪的過程中,香氣四溢。

瞿桂鳳說,大陳島位於浙江外海,島上物質貧乏,因此老薑成為重要的食材,在各式大陳料理中運用廣泛,可以入菜,可以做為飲品,也可以驅寒,是冬天進補的好食材。尤其當婦女懷孕時,大陳人會先把薑切片曬乾保存,坐月子時可以煮薑茶,或以薑汁當湯底,加入海鮮、肉絲、雞蛋、香菇、米粉,做成薑茶米粉,還會加一點金針,來中和薑的燥熱。

以線串成的薑串,在烈日下反覆曝曬,一串串的薑片散發出濃濃的香氣和辛辣味。(花蓮市公所提供)
以線串成的薑串,在烈日下反覆曝曬,一串串的薑片散發出濃濃的香氣和辛辣味。(花蓮市公所提供)

市長魏嘉彥表示,過去曾經辦理大陳文化系列活動,有向民眾介紹大陳傳統文化、飲食的特色,也曾帶大家製作豬肉飯、炒年糕、麥油煎等美食料理,及漁網應用編織的DIY活動,這次是大陳老薑製作的體驗活動,讓參與民眾更認識大陳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