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院公益聽心音健檢 預防瓣膜疾病發生

花蓮慈濟醫院與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於八月二十六日聯合舉辦「聽心音.找心病」公益活動,提供免費的心音、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檢查。
花蓮慈濟醫院與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於八月二十六日聯合舉辦「聽心音.找心病」公益活動,提供免費的心音、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檢查。

     心臟瓣膜會因年紀變大而出現退化,或者因疾病等問題造成異常,潛藏著冠心病與心臟衰竭等心臟疾病風險,嚴重危害健康。為預防瓣膜性心臟病,花蓮慈濟醫院與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於八月二十六日聯合舉辦「聽心音.找心病」公益活動,提供免費的心音、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檢查,還有心臟科醫師與個管師的衛教分享。花蓮縣衛生局局長朱家祥表示,預防勝於治療,期望民眾不僅是長壽,更要「健康的」長壽,以提升健康平均餘命為目標努力,在疾病發生前就先抓到病徵,對症下藥。

心臟內科醫師為民眾「聽心音,找心病」。
心臟內科醫師為民眾「聽心音,找心病」。

     花蓮慈院內科部副主任陳郁志比喻,瓣膜就像是一扇門,使用久了會生鏽,變得狹窄、沾黏,進而影響到血流的輸送。過去需要「開心」才能治療,許多民眾因害怕手術,反而不敢輕易到醫院檢查;但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現今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可以利用心導管完成主動脈瓣膜置換,且不會留下太大的創口,多數患者在手術後三至五天內即可出院,併發率及死亡率相對較低,就連年紀較大的長者也適用。

個管師協助民眾量測血壓。
個管師協助民眾量測血壓。

     心臟內科主任謝仁哲表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往往難以預防,但瓣膜性心臟病卻可以由簡單的聽測心音揪出,因此希望透過這次聽心音健檢,找出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的患者;由於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可能引起心臟衰竭併發肺水腫,為提高民眾健康適能,除了健檢活動,也安排了個管師與營養師深入介紹心臟疾病相關知識。

花蓮慈院內科部副主任陳郁志表示,現今已可利用心導管完成主動脈瓣膜置換,多數患者在手術後三至五天內即可出院,併發率及死亡率相對較低,就連長者也適用。/心臟內科主任謝仁哲表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往往難以預防,但瓣膜性心臟病卻可以由簡單的聽測心音揪出。
花蓮慈院內科部副主任陳郁志表示,現今已可利用心導管完成主動脈瓣膜置換,多數患者在手術後三至五天內即可出院,併發率及死亡率相對較低,就連長者也適用。/心臟內科主任謝仁哲表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往往難以預防,但瓣膜性心臟病卻可以由簡單的聽測心音揪出。

     心臟衰竭個管師蔡瑩琦分享心臟衰竭的成因,包括心臟瓣膜異常、高血壓、心血管阻塞及心肌病變,若民眾出現呼吸困難、水腫、咳嗽、心絞痛或胸痛等症狀,就應當心!冠狀動脈心臟病個管師蔡宜玎指出,血脂肪過高、體重過重、缺乏運動、有抽菸習慣、心臟病家族史或有糖尿病的患者,都是罹患冠心病的高危險群,應維持良好作息與飲食習慣,以降減少引起冠心病的機率。營養科臨床營養組組長林惠敏特別叮嚀心血管疾病患者須留意鈉的攝取;因鹽分與人體水腫息息相關,為避免對心臟造成過大負擔,建議心臟衰竭患者以清淡飲食為原則。

花蓮縣衛生局局長朱家祥表示,以提升健康平均餘命為目標努力,期望民眾在疾病發生前就能先抓到病徵,及早機受治療,健康長壽。
花蓮縣衛生局局長朱家祥表示,以提升健康平均餘命為目標努力,期望民眾在疾病發生前就能先抓到病徵,及早機受治療,健康長壽。

     陳郁志主任表示,一旦民眾出現出現胸悶、頭暈、昏厥、活動喘等症狀,呼籲要盡早至心臟科門診就醫,可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有無主動脈瓣膜鈣化狹窄等異常,及早發現問題、進行治療,以避免後續對健康造成更大影響,甚至危害生命。這次「聽心音.找心病」公益健檢活動,不僅透過聽心音的方式,提前找出心臟瓣膜開始「生鏽」的患者,更希望能藉此傳遞正確資訊,讓民眾了解瓣膜疾病的危險以及適當的就醫時機,降低引發心臟疾病的風險,遠離瓣膜疾病!

民眾踴躍參與有獎徵答活動。
民眾踴躍參與有獎徵答活動。

(撰文、攝影:鍾懷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