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舉辦全國第二場地震境況模擬無腳本兵推

花蓮縣、市合作,舉辦「地震境況模擬桌上演習」。(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花蓮縣、市合作,舉辦「地震境況模擬桌上演習」。(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花蓮縣政府與花蓮市公所於今(7)日上午10時在花蓮市公所3樓簡報室,辦理「強化地區災害防救計畫地震境況模擬桌上演習」的活動,也是今年全國第2場示範演習,目前在提高地震發生時各鄉鎮市公所及縣府的應變能力和協調能力,以強化花蓮面對災害時的應變能力。

由於2018年0206大地震、今年0403大地震,主要災害區域都在花蓮市,因此花蓮縣政府選擇在花蓮市公所,模擬為琉球海溝隱沒帶錯動導致地震矩規模8.0地震,並由花蓮市公所及縣府相關單位擔任參演組人員於第一時間進行應變,內容分為災害「公所應變中心」及「前進指揮所」2個組別,於不同場地應對不同的狀況。演練流程包含地震發生後0到6小時之工作重點項目,包含「災情查報」、「人命搜救」、「疏散安置」、「民眾照護」及「生命維持」等議題,透過討論引導參演者提出應變處置方案,包含災情查通報、資源人力及任務安排、彙整大量災情、救災執行及物資人力盤點與增援等,除了讓演練人員認知轄區地震潛勢,也能提早研擬地震災害減災、整備等應變作為策略。

以標牌模擬狀況發生,相關單位於何位置肩負因應責任。(圖:花蓮市公所提供)
以標牌模擬狀況發生,相關單位於何位置肩負因應責任。(圖:花蓮市公所提供)

副縣長顏新章表示,地震是一種無法預測的自然災害,但我們可以通過演練及訓練提高防救災效能,同時增加縣民的防災意識及知識,減少災害造成的傷害和損失,建構出韌性城市。市長魏嘉彥則說,若是基層人員具有迅速應對地震事件的知識與能力,包括在如何進行災情查報、協調支援人力、執行緊急疏散計劃、開設避難收容處所等行動,就能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之後也將繼續加強災害應對訓練,並提高民眾的災害意識,確保民眾的生命安全。(梁國榮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