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農改場柚有新法寶! 文旦全果皆可應用

文旦精油提取、果皮(肉)分切機介紹。(花蓮區農改場提供)
文旦精油提取、果皮(肉)分切機介紹。(花蓮區農改場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提高文旦的附加價值,並鑑於文旦滯銷與人力短缺問題,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啟動文旦加工設備開發計畫,以推動文旦機械加工技術之研發,成功建立完善的文旦果實機械化加工流程,透過機械輔助人工來量產出果皮、精油、果肉等加工素材,使文旦加工前處理所耗費大量時間與人工成本大幅降低,並使文旦加工後端產業利用更加完整。

在機械化的輔助下,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積極開發一系列文旦加工技術,透過建置示範場域來推廣文旦全果加工技術,亦由該場加工研究室開發文旦加工品,透過技轉來推向市場銷售,為此,花蓮農改場二十四日於有機農業研究中心辦理「文旦加工量產技術示範觀摩會」,各地農友參與熱烈討論。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所研發整合之「文旦加工量產技術」包含前段文旦果實表皮清潔與風乾、重量篩選分級等設備,後段則為文旦精油提取機,藉由鋼刷破壞並擠壓文旦表皮油囊,可快速收集文旦表皮產出精油。接著使用可切除文旦頭尾的設備切掉頭尾後,再以文旦果皮(肉)分切機同時進行果囊與果皮分切,分切完成的果皮與果囊分別落入不同區塊,以輸送帶送入果皮承裝籃與柚肉分離機中,果囊進入柚肉分離機後,機械內部結構將新鮮果肉從瓢瓣上分離以取得果肉。在全果加工過程的各階段中,先後取得精油、果皮及果肉,一貫化處理滿足不同文旦加工產品應用之需求。

宜花地區文旦栽培面積達一千二百公頃,年產量約一萬九千公噸,佔全國文旦產量約三成,在產量與品質平衡的考量下,疏果與分級所產生的文旦格外品數量可達四千公噸,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期望提供消費者豐富多元的文旦加工產品,同時透過文旦全果利用加速產業升級,藉以活絡市場,增進農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