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省錢? 金融專家:莫被營銷伎倆所騙

福斯FOX 11電視台報導,「花更多省更多」是個老掉牙的行銷手法,然如今從花錢(Spading)和省錢(Saving)衍伸出spaving這個換湯不換藥的新詞彙,如今存在許多零售商、雜貨店或線上賭博中。儘管有時「花更多省更多」是值得的,但理財專家提醒消費者,切莫成為此營銷伎倆的受害者。

Kuderna Financial Team創始人、「我應該怎麼處理我的錢?」(What Should I Do with My Money?)一書作者庫德納(Bryan Kuderna)告訴Fox News Digital,「花更多省更多」的概念,是讓消費者買更多商品。「這些對消費者的傷害,在於它鼓勵消費者購買超出必須的商品量,只為讓他們感覺好像得到便宜。」

最顯著的spaving交易包括「買一送一」、用店內現金(in-store cash)預購、免費禮物或「訂閱、省錢」(subscribe and save)等。庫德納說,這些都是不同的營銷手法,目的是讓消費者買更多,在一些情況下,此方式能得到很好的銷售效果。「若我們使用優惠券獲得我們需要商品,也買到便宜,那是雙贏,但我們經常看到的實情並非如此」他說。

多年來,在通膨和新冠肺炎疫情封鎖後的物價上漲下,許多家庭仰賴信用卡購物。自2021年至2023年底,信用卡費用跳增47%,是有紀錄以來最陡峭的三年增長。信用分析師預測,2024年第一季度信用卡債務可能創下歷史新高。

庫德納建議,要解決「花更多省更多」交易,最佳方法是「無視」,就像從未見過一樣。消費者首先需提醒自己「打算購買的東西是什麼,不要購買你感到被迫買的東西」。他還提醒消費者使用商店信用卡時要謹慎,儘管商店通常會推出申請獎金或持卡人優惠等。

他還建議,若消費者感覺自己很容易被這些營銷手段吸引,可關閉應用程式的通知或取消訂閱電子郵件。「最後我會告訴人們,許多花更多省更多的交易是基於大宗批量購買,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好的,但若我們過度購買且造成浪費,那就不是了。你需看清實際上的淨節省是什麼,是否真的從這些優惠中獲益。」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景觀被擋 緬因富豪毒死鄰居樹木 花170萬仍難收場
南加豪宅逾2億元成交 創新高
修車火星遇汽油突爆炸 紐約法拉盛1工人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