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不夜春】展至3/10 多元呈現春花與春光

記者劉昕翊/臺北報導

【花開不夜春】做個幸福的人即日起至3月10日,在赤粒藝術陳展約35件作品,匯聚來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10位藝術家,將個人獨特風格融入創作中,透過線條、筆墨、油彩、不同媒材等,呈現自身對春花與春光的想像,也讓藝術觸動心意,留住最美的時光,期許每位觀眾都能做一個幸福的人。

新年如期而至,大眾不能免俗的迎春,不能免俗的期待一個幸福的甲辰年。此次展覽邀請李義弘、楊世芝、郭振昌、梁兆熙、李茂成、劉家瑋、呂浩元、林衍馨、蕭珮宜、洪瑄等10位在赤粒綻放風采的藝術家,其或個人風格鮮明,或成熟奔放,又或者老辣從容、純樸細膩,以「花開不夜春,做個幸福的人」為主題,分別展示、創作。

其中,郭振昌的《花樣年華》及《在空中跳舞–1》、《在空中跳舞–2》3件作品,畫面中華麗寫實的大朵花卉與飛舞在空中少女的花布衣裙,呼應展覽主題,而鋪墊大量的貼圖及中、英文字樣,反映當代的政治與物質生活,看似華麗精緻的畫面,實則包含矛盾與衝突,充滿應接不暇的張力。《禮物I》、《禮物II》系列作品由蕭珮宜創作,內容呈現最有過年迎春氣息的「旺來花」,非常接地氣,充分展現年輕藝術家活潑有趣的心思;蕭珮宜表示,她對「做一個幸福的人」特別有感觸,這次以禮物為題,包裝禮物的裝飾花構圖,獻上自己給自己、自己給大眾的祝福,傳達收到禮物,被人記掛在心裡的幸福。

另外,劉家瑋創作的《植.生》、《明月白露》等作品,皆是將小白花從現實自然中的小配角拉升到主角的位置,觀者透過不同視角觀看,可反映外在自然環境,同時也投射觀看者的心境,且每幅畫作皆有一隻「塑膠蝴蝶」,將人為和大自然融合,也藉此呼籲民眾關注環保。此外,藝術家洪瑄長期透過絹本、紙本及工地材料等系列子題,以自己的思考回應水墨在當代的提問,此次依舊選擇極具實驗性的方式做為敘事邏輯,將傳統裝裱形式以乾坤挪移的方式連結至意想不到的載體,例如,《踏花香》是結合詩意與技藝層次的想像創造盆栽造型,透過雙面內外不同的效果來呈現。歡迎民眾前往一起迎春,共同期盼。

【花開不夜春】做個幸福的人即日起至3月10日,在赤粒藝術陳展約35件作品,匯聚來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10位藝術家。(記者劉昕翊攝)

新年如期而至,【花開不夜春】做個幸福的人即日起至3月10日,在赤粒藝術陳展約35件作品。(記者劉昕翊攝)

郭振昌的作品,畫面中華麗寫實的大朵花卉與飛舞在空中少女的花布衣裙,呼應展覽主題。(記者劉昕翊攝)

《禮物I》、《禮物II》系列作品由蕭珮宜創作,內容呈現最有過年迎春氣息的「旺來花」,非常接地氣,充分展現年輕藝術家活潑有趣的心思。(記者劉昕翊攝)

劉家瑋創作的《植.生》、《明月白露》等作品,每幅畫作皆有一隻「塑膠蝴蝶」,將人為和大自然融合,也藉此呼籲民眾關注環保。(記者劉昕翊攝)

劉家瑋創作的《明月白露》,將小白花從現實自然中的小配角拉升到主角的位置,觀者透過不同視角觀看,可反映外在自然環境,同時也投射觀看者的心境。(記者劉昕翊攝)

藝術家洪瑄的《踏花香》是結合詩意與技藝層次的想像創造盆栽造型,透過雙面內外不同的效果來呈現。(記者劉昕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