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校園特派員夏令營」體驗貼身採訪 縣長面對小小記者提問「直球對決」

苗栗縣政府深耕閱讀的腳步不停歇,今年暑假與媒體平台合作規畫「校園特派員新聞編寫夏令營」,以培訓學子新聞採訪、撰稿及編輯的實務能力;其中1組營隊學員四日下午到縣府訪問縣長鍾東錦,關注公共議題也好奇縣長參選的心路歷程和休閒,作為後續撰稿與編輯的素材。鍾東錦歡迎小小記者踴躍提問,且有問必答,並鼓勵學員努力學習發揮自己無限潛力,成為未來改變世界的力量。

苗栗縣政府教育處指出,由縣府委由聯合報教育事業部承辦的「校園特派員新聞編寫夏令營」,於七月三日至五日在縣立圖書館講演中心舉行,有來自縣內國中七、八年級共三十九名學員參加,部分課程分四組分頭進行,目的在於鼓勵學生運用平時閱報所學,融入SDGS指標議題任務,完成主題報導寫作,以提升學員的媒體識讀能力。

營隊活動期間,由聯合報寫作教室老師蔡凱文授課,將其豐富的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與學員分享。課程安排以「新聞力」為中心主軸,著力於培養學員的新聞寫作與編輯能力;授課內容涵蓋編輯力提升、新聞寫作技巧、圖文並茂報刊美學、新聞與多角思考、設計高品質訪談等單元,更透過實作環節,讓學生實際採訪、撰寫及編輯。另觀摩報刊優點、標題設計、新聞撰寫、編輯及多角度思考等。

營隊下午分組進行採訪,一組到縣府採訪縣長鍾東錦,另三組分別採訪文化觀光局副局長黃智群、教育處長葉芯慧及農業處長陳樹義。九名學員下午由教育處圖資科長彭秀珍等人陪同,抵縣長會客室採訪縣長,鍾東錦歡迎大家到來,提醒學員當他是鄰家親切的阿伯,用輕鬆的心情對談,問題不設限也會逐一答覆(見圖)。

學員提問踴躍,問題包括縣長為什麼想選縣長,當選縣長後遭遇什麼挫折如何解決,希望分享參訪新加坡後如何調整教育政策,近期正規畫並實現什麼政策,工作以外最喜歡的休閒活動,如果重來一次還會選擇當縣長嗎?提問涵蓋施政方針,參選縣長前後的心路歷程,還切入縣長的內心世界。

縣長鍾東錦答覆,他原本計畫當幾任的民意代表和議長之後退休,當縣長原本不是他的人生規畫,但為了打擊社會的不公不義,建立公平制度,才選擇站出來挑戰,而事實上也證明他的理念是正確的,所以才能勝選。然因縣府有六百多億的負債,要推動許多建設或福利政策,難免遭遇挫折,但他與各級民代都積極努力,希望中央政府也要兼顧苗栗的福利政策,像是支持三節禮金和警察局改建工程等。

另在教育處調查後,發現縣內學生身高比全國平均少了二、三公分,可能與營養的補充和運動各方面有密切關係,因此近期擬訂了二十份高鈣菜單,明年並提高營養午餐每天十元的預算,搭配在國小端鼓勵跳繩運動等,希望讓學子掌握轉骨長高的良機,身高、體能才不致輸在起跑點上。

縣長鍾東錦強調,教育是翻轉人生、拉近貧富差距的最佳方式,偏鄉孩子也更有機會出人頭地;但他認為,許多教育資源分配不盡公平,即使後段班大學也應獲得關愛的眼神,民進黨總統參選人提出大學補助學費方案,時間固然敏感,個人表示贊成,如果他是其他政黨參選人,甚至會提出加碼的方案,使資源分配更平均。至於休閒運動,目前最喜歡的是走路,可以邊走邊運動,偶爾停下腳步思考一下,是一項能讓人放鬆的休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