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29線」10項生態設計 讓人和石虎都能平安回家的幸福公路

午後陽光灑落,有風迎面爽颯而來,這裡是鄰近苗栗縣後龍溪岸的苗29線鄉道,扮演連接台1線至台13線的重要角色,自興建以來意外切割了石虎的棲地,幾年間陸續發生4隻石虎路殺事件,這看在苗栗縣政府農業處副處長陳樹義的眼中始終無法忘懷。

「走在曠野鄉間的石虎跟人一樣,你叫他乖乖照斑馬線走,那幾乎不可能!」陳樹義緩緩道破。「這是為什麼我們講,一定要透過生態調查,徹底理解石虎的習性後,為牠們量身打造同時兼顧生物與人為活動的友善廊道」。這不只是友善石虎,同時也是為其他生物與人類活動共同爭取最大的共生關係,陳樹義強調「我們做的就是一直努力去協調、去說明」為了平衡在地居民發展與自然生態活動一同找到最大利基,苗栗縣政府傾全力整合所屬十大機關局處,包含農業、教育、工商發展、工務交通建設、交通執法、甚至動保防疫等各層面,發揮軟硬實力,再結合地方社區從產、官、學、研各方面共同推動了不少的對話,更試行各種措施「每一項措施背後都是一大串的單位,更透過許多熱心人士奔走與努力」農業處自然生態保育科科長張葦補充。

全台灣現存最大石虎族群棲地

苗栗縣境因豐富的地形與特色地勢,「幸福慢活山城」形象深植人心。過去曾在全台普遍現於低海拔山區的石虎,隨著都市發展與人口分佈結構變動,近年僅於苗栗、台中、南投有穩定的記錄,其中尤以苗栗縣境為現存最大石虎族群棲地。然而據目前全台石虎棲地分佈分析估算,總數恐低於500隻,嚴重逼臨生物最小可存活族群量的安全門檻。如何以實際作為推動友善石虎、強化生態保育,成為近年全民關心的熱門議題,苗栗縣農業處在其中更扮演重要的角色。

2019年底,「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經苗栗縣議會三讀通過,縣長徐耀昌正式簽核「我們這裡是全國第一個透過立法作為,通過保護單一物種的縣市政府」在地居民鳳姊難掩驕傲神情。

催生第一座縣鄉道版的苗29線「友善環境動物通道」

時間再往回推到2018年,苗栗縣政府下定決心推動友善石虎生態調查工程,與林務局合作,委託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進行「苗栗縣大尺度路殺風險評估」暨「縣道140改善建議分析」研究案,不到一年的時間,豐沛的研究量能與改善的決心,透過多方的專家建議與縣府來回民間的充分溝通與執行,催生出第一座縣鄉道版的苗29線「友善環境動物通道」。

許多人不知道,這一路看似沉默而安靜的地下通道,連結的不只是遭公路切割之石虎族群棲地,更為人類與整體自然生態重新找到連結的新模式,深刻扮演著友善動物避免路殺危機的重要角色。回歸到憨厚而謙虛的表情,「其實是生態調查研究專家與工務處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啦」陳樹義笑起來像變回一個孩子。如何將專家研究的過程與縣政實務執行經驗整合,並發揮到實際的公路建設上,還要兼顧地方發展與動物保護,一路走來農業處始終絞盡腦汁居中協調。

也就在這一年,透過與林務局的合作,一場為期4年的苗栗縣國土綠網瀕危生物保育計畫拉開序幕。

從最簡單的想法開始做起,友善石虎的10項生態公路設計

問題可以很艱難,但是策略要很簡單「你要想,石虎有石虎的習性啊,我一直在強調的就是說,一定要徹底做好在地生態調查,我們接著做的建設、措施才夠落地嘛」陳樹義堅定道出心聲。這樣的理念促使相關研究與熱心的生態志工聚攏,一群人向前走,愈走愈長遠,也成為正向督促的力量。

包含推動於農業處網站自發設立「石虎專區」公示資料的想法「我們是希望能拋磚引玉啦,若能從中央相關單位統籌,能讓相關的數據或資料都放上雲端,提供需要的單位與關心的民眾應用該有多好」,同時,縣府端也建立起「苗栗縣政府石虎保育專家人才庫」,邀集陳美汀、林育秀、姜博仁、裴家騏等13位來自各公民團體、研究中心、大專院校之生態研究與保育領域之專家學者組成「石虎保育工作小組」,即時為相關的措施、建設與政策提供專業的諮詢、建議與監督。

巧妙應用光學原理、聲音警示、生物視野改善、路徑導引、習性分析等研究,量身設計友善動物公路建設,為石虎開闢更安心的遷徙交流廊道。(圖/苗栗縣政府媒體事務中心提供)
巧妙應用光學原理、聲音警示、生物視野改善、路徑導引、習性分析等研究,量身設計友善動物公路建設,為石虎開闢更安心的遷徙交流廊道。(圖/苗栗縣政府媒體事務中心提供)

巧妙應用光學原理、聲音警示、生物視野改善、路徑導引、習性分析等研究,量身設計友善動物公路建設,為石虎開闢更安心的遷徙交流廊道。(圖/苗栗縣政府媒體事務中心提供)

像是公路的建設,在設計施作前就特別依照動物習性進行深入的研究,透過簡單而明確的方針作出10項真正有效且有感的設計。

在2019年2月竣工的第一期通道工程及與交通部公路總局於年底合作繼續深化的第二期建設中,則可以看見縣府從「動物、人、生活」等三大層面切入,並陸續實踐專家學者對友善公路建設的反饋。

一、從動物視角為出發點,積極設法換位思考

1、地下穿越水泥箱涵:筆直而寬敞的道路車速往往容易過快,降低駕駛反應時間,為動物設置地下穿越道,除了石虎方便利用,透過紅外線生物相機更觀測到其他野生動物如白鼻心、穿山甲、臺灣野兔等穿越利用。

2、輔助攀爬木梯:透過架設木梯,幫助石虎解決路徑高低落差的問題,提升涵洞使用率,設計上也以石虎通行所適合的方式進行設置,有效避免兇猛犬隻混用造成小型動物的干擾。

3、友善動物視野路緣植被清除:降低植被的密度除增加動物視野開闊性外,定期的整裡也可增進相關設置如地下箱涵或輔助木梯的利用率。

4、夜間來車預警動物反光板:利用反光原理將來往行車的大燈隨動態反射至道路兩旁,使野生動物提早接收到警示,增加在路旁猶豫時間,待行車通過後再穿越公路。

5、動物防護導引圍網:透過設置適當範圍的動物導引防護網,引導動物利用道路下的箱涵通過公路,避免路殺意外再發生。

6、高石英砂來車噪音預警路面:透過特殊材質鋪設噪音路面、減速標線(跳動路面)等方式,應用路面與車胎的摩擦產生聲響達到警示野生動物與用路人的效果。

二、以人為本的駕駛行為柔性應對思考

7、「野生動物出沒注意」路面警語:於路面直接劃設警語字樣,提升用路人警戒。

8、大型LED生物路殺預防警示牌:設置夜間發光的LED警示牌更能有效提前預警駕駛留意路殺熱點路段。

三、來自將居民的生活需求重點納入的設計考量

9、單向重力式水門:經過改造的水門能有效供石虎利用往返次生林與後龍溪左岸,必要時又能彈性關閉防止為害人民安全的災害發生。

10、彈力式防護復歸門:於河堤通道設置可供遊人進出河床休憩的13處彈力式復歸門,便利居民親水愛水,務求全心打造同時兼顧方便生物移徙也顧及人類活動需求的雙向友善通道。

紅外線自動相機拍下石虎在防護網內側遲滯觀察行經車輛的背影。透過防護圍網與地下涵洞的設置,守護石虎遠離路殺危機。(圖/苗栗縣政府媒體事務中心提供)
紅外線自動相機拍下石虎在防護網內側遲滯觀察行經車輛的背影。透過防護圍網與地下涵洞的設置,守護石虎遠離路殺危機。(圖/苗栗縣政府媒體事務中心提供)

紅外線自動相機拍下石虎在防護網內側遲滯觀察行經車輛的背影。透過防護圍網與地下涵洞的設置,守護石虎遠離路殺危機。(圖/苗栗縣政府媒體事務中心提供)

令人興奮的是,苗29線自2019年陸續推動友善公路工程後,至今未有石虎路殺通報,而透過生物相機持續觀測,也在下方涵洞發現固定有石虎利用箱涵往返後龍溪捕食,棲地分割再次獲得有效連結。

定點測速,擴大區間彈性科技執法

配合石虎夜行特性,針對路殺熱區如台13甲、140線等路段,除了加強宣導並實施夜間(20:00至隔日清晨06:00)降速為50公里,期盼降低石虎路殺風險,預計今年底更將啟動科技執法作為,透過區間測速系統與編排移動式測速照相勤務,苗栗縣警察局交通分隊、保安警察隊、苗栗分局、大湖分局等,也為保育竭盡心力,呼籲「請大家開車遵守速限,一起守護石虎」,透過交通執法強化取締超速違規,除了降低石虎路殺機率,同時也保障用路人安全。同是在地居民的蘭姊說「每次經過,對向車道都對我一直狂打閃光燈,我一看果然是照相,現在我都很小心」,據統計,2019年共取締超速違規2,690件,2020年至今也達2,288件,為前一年之85%,顯示縣府對守護石虎保育共創人民雙贏的決心。

設置夜間發光的大型LED警示牌更能有效提前預警駕駛留意路殺熱點路段。(圖/苗栗縣政府媒體事務中心提供)
設置夜間發光的大型LED警示牌更能有效提前預警駕駛留意路殺熱點路段。(圖/苗栗縣政府媒體事務中心提供)

設置夜間發光的大型LED警示牌更能有效提前預警駕駛留意路殺熱點路段。(圖/苗栗縣政府媒體事務中心提供)

友善石虎生態服務給付試辦計畫,鼓勵民眾有感參與

完成了石虎友善公路的建設,搭配科技執法強化道路安全,這樣還不夠,為更有效推動整體友善石虎工程,縣府用心聯結所屬機關單位、產業、民眾,擴及境內生態關懷規模,於2019年7月起至2020年底止,於通霄鎮區域推出「友善石虎生態服務給付試辦計畫案」,如鼓勵成立社區石虎保護巡守隊、鼓勵友善環境耕作作為等,強化全民參與石虎友善工程。

以2019年度來說,計劃下分設有5大類別如鼓勵民眾主動參與「養禽場域通報」、「農地友善耕作及架設相機監測」、「農地架設相機監測」、「社區自主棲地維護」、「社區巡守獎勵金」等活動,就獲得了87件響應參與,更成功頒出了高達1,024,752元的獎勵金;2020年至今也已獲得67件自發響應申請,為了保護石虎,民眾所自發動員參與的人力之多,令人印象深刻。

而這也喚起了更多地方居民對環境生態及石虎保育意識的重視「就在前幾天深夜,我們接到急電通報疑似有石虎路殺,電話中民眾焦急地不肯離開」張葦生動回憶,但是過沒多久,苗栗縣義勇消防總隊在三義地區的捕蜂捉蛇幹部,同時也是生態保育調查熱心志工的陳炳庭先生立即前往協助,透過專業訓練「回報確定不是石虎!我們都鬆一口氣」更令人振奮的是,地方具有這樣辨識能力與行動力的人還有更多!「像是我們苗栗縣自然生態保育中心,或是許多地方都有自發的生態關懷社團志工」這些人平常隱藏在人群中,但總是默默關懷著生活周遭,一點一點發揮社區與自然的連結力。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副處長陳樹義呼籲中央能成立石虎保育專款專用基金,期盼不只為保育石虎,更能連結全民實際的需求。(圖/許占鳳)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副處長陳樹義呼籲中央能成立石虎保育專款專用基金,期盼不只為保育石虎,更能連結全民實際的需求。(圖/許占鳳)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副處長陳樹義呼籲中央能成立石虎保育專款專用基金,期盼不只為保育石虎,更能連結全民實際的需求。(圖/許占鳳)

呼籲中央成立石虎保育專款專用基金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啦,我們在地方只是拋磚引玉,除了前面提到的公用大數據雲端資料庫,面對石虎議題,龐大的人力與經費確實需要一個能跨域連結的專案單位統籌,要是能從中央成立石虎保育專款專用基金,該有多好」陳樹義陷入沉思。面對石虎保育議題的未來,政府如何運用智慧與科技,深化連結中央視野與地方需求的資源與經驗,更為地方發展需求找到平衡,似乎還有長遠的路要繼續建設下去。

(苗栗縣政府媒體事務中心廣告)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連石虎也「戴口罩、洗手」 俄插畫家卡佳惦念台灣繪新作:祝願平安
相關報導》 守住石虎最後的家!陳美汀提醒:監督開發案及國土計畫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