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練印記「柔道耳」!醫:柔道、跆拳道接觸型 運動傷害大

台灣柔道小鮮肉楊勇緯勇奪銀牌,為台爭光,但其實榮耀背後卻是隱藏大大小小的運動傷害,像是練柔道,會有很多寢技壓制對手的招式,常會與地板、對手肢體摩擦,所造成的柔道耳,如果變形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到聽力,醫師強調,尤其是接觸型運動像柔道、跆拳道等等,所造成的運動傷害會比較大。

圖/TVBS
圖/TVBS

台灣柔道小鮮肉楊勇緯勇奪銀牌、刷新台灣奧運最速奪牌紀錄,一舉成名,但榮耀的背後,隱藏的是全身傷痛所換來的。

開心拿著銀牌貼臉,笑容藏不住,但仔細看,他的右耳卻很不一樣,已經有點纖維化,這就是俗稱的柔道耳,而這也是練柔道的選手共通印記。

長庚運醫照護柔道選手蔡明諺:「像我也有一點,像我的並沒有很大,其實我覺得基本上會跟自己的技術型態比較有關,因為有些人就是會比較喜歡寢技,可能會離地板比較近一點,那他的耳朵去撞擊地板的機率會更高一點。」

曾代表台灣參加2016年里約奧運的蔡明諺,今年也是楊勇緯的陪練員,一路來大大小小的比賽,也奪下好成績,但談起練柔道過程,大傷小傷沒斷過。

長庚運醫照護柔道選手蔡明諺:「我受過最嚴重的傷,大概是肩膀的習慣性脫臼,大大小小的傷,可能一些皮肉傷,然後就是手指頭的扭傷,或者是其他關節扭傷,上一屆有比奧運,那時候奧運前大概有一陣子,都有習慣性脫臼的現象,其實那時候是滿想要放棄說去參加奧運。」

圖/TVBS
圖/TVBS

柔道競技場上,常見的地板動作寢技壓制對手,但要付出的代價不小,與地面、道服、或是與對手肢體接觸摩擦,輕則耳朵紅腫,重則變形得開刀。

林口長庚耳科醫師連洸旭:「如果說有的選手可以在肉眼上,看到明顯耳朵的這個耳道被阻塞的話,一般的耳塞或耳機都沒有辦法配戴,那如果是到這種程度的話,那他耳道受到一些阻塞,就有可能會影響到一些聽力的部分。」

記者劉俐均:「除了大家所知道的柔道耳之外,其實在比賽場上常看的摔肩動作,平常用這個橡皮在做訓練的時候,就有可能會受傷。」

記者劉俐均vs.前奧運國手杜凱文:「這是我們說的如果你動作肩膀沒有力量、沒有做好一些控制的話,肩膀就有可能會被拉回來,拉回來就容易導致你的肩膀,有脫臼、拉傷的一些狀況。」

比賽場上過肩摔,霸氣破表,但力度和角度都要掌握好,練柔道10多年的前奧運國手杜凱文,訓練時爬繩練習、造成手指變形,也有脫臼、發炎的風險,在2012年參加倫敦奧運後,因為腳部韌帶受傷開刀,才讓他萌生退役念頭。

圖/TVBS
圖/TVBS

前奧運國手杜凱文:「很多動作抬起來的時候,會有單腳支撐的動作,然後單腳支撐基本上就很多旋轉的動作,所以重力加速度很容易就膝蓋韌帶會受傷。」

其實像拳擊、跆拳道、柔道這種接觸型的競技運動,對身體傷害也相對大,骨頭、關節受傷的機率也比較高。醫師強調,在賽前的養護以及受傷後的治療時機都很重要。

東奧醫療團長庚運醫團隊醫師周文毅:「我們遇過的比較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運動選手生涯的,大部分就是跟關節扭傷之後,進一步導致的關節脫臼,像剛剛講的柔道還有跟他同質性比較高的,像克拉術,柔術,角力這些基本上,他們就會有類似我剛剛提的受傷風險性,非接觸型運動羽球,桌球,像這種他的傷害就比較傾向於肌腱炎。」

運動員每天要承受高強度的訓練,也得維持最好的體能狀況,才能無後顧之憂站上賽場拚搏,奪牌光榮之下,更多的要面臨運動所造成的傷害。

更多 TVBS 報導
楊勇緯「柔道耳」苦練磨地14年 耳朵變形
「柔道男神」楊勇緯18歲節目秀臂力 羅嘉翎奪牌照遭擅用
中華健兒連3天奪牌創紀錄 郭婞淳明有望延續
朱木炎當年有多強? 網憶超狂飛踢:奧運為他改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