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辭世/為何她在位最長,仍深獲愛戴到最終?

英女王在英國時間8日駕崩,當地已聚集無數民眾為她哀悼哭泣。為何她這麼多年來,深獲民眾支持?答案或許是,近一個世紀以來,英國最艱難的時刻,她都在。

英國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於英國時間週四8日駕崩,享耆壽96歲。而當女王去世消息正式公布後,白金漢宮於當日下午6點半降下半旗。不過,白金漢宮前早聚集了數百名民眾哀傷哭泣,合唱國歌「天佑女王」來悼念,即便下雨遲遲不願離去。充分說明這位英國在位期間最久,長達70年的君主,最終仍獲人愛戴。

為何逐漸交出政治實權的她,這麼多年來深獲民眾支持?因為,在英國民眾心中,許多國家最艱難的時刻,都有她在,終生不渝地用冷靜自持的態度安撫人心。

伊莉莎白二世1926年出生於倫敦,為約克公爵阿爾伯特的大女兒。原本,她從小未期待要成為君主,卻因為伯父愛德華八世,為了迎娶美國有離婚紀錄的辛普森(Wallis Simpson)女士,自願於1936年退位,改由弟弟約克公爵,也就是伊莉莎白的父親上位為喬治六世。

伊莉莎白二世與其父親喬治六世。取自@RoyalFamily推特
伊莉莎白二世與其父親喬治六世。取自@RoyalFamily推特

二戰最艱困時,她用廣播撫慰民眾

當時歐洲情勢已日漸緊張,喬治六世雖不情願地接下王位,卻也深知皇室家族在歷經退位風波後,急需重振形象。身為家中長女的伊莉莎白,便在意外中跟在父親身邊勉勵學習,默默接受有天將成女王的命運。

也正如此,當英國歷經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密集轟炸首都倫敦時,還未成為女王的她,已在許多民眾中留下深刻印象。

當時,喬治六世夫婦堅守在倫敦宣示與民同在的決心,而還是青少女的伊莉莎白,則和許多英國孩童一同被緊急疏散到鄰近區域。儘管如此,喬治六世仍讓身為長女的伊莉莎白透過廣播宣告:「我們知道這裡的所有人,終會安好,因為上帝會為我們帶來和平。」

縱然戰局相當嚴峻,民眾從廣播中沈靜的語調得知,這位未來的女王,深深明白老百姓每晚都承受著無情砲火攻擊,而她自己在白金漢宮的皇室家人也常成為納粹瞄準轟炸的目標,但她卻仍保持正面心態。就此鼓舞許多英國人願意堅持,積極迎戰下去。

一輩子知交,邱吉爾對女王評價高

1952年父親喬治六世辭世,26歲的她正式登基。她第一位任命的首相邱吉爾,正是帶領英國度過二戰難關的傑出領袖。邱吉爾對於新女王的評價,印證了民眾的愛戴有其道理。他曾私下指出,伊莉莎白外表看似一般年輕女孩,卻有這年齡少見不怒而威的氣場。爾後,邱吉爾與她成為一輩子的知交。

邱吉爾與伊麗莎白二世合影。取自@RoyalFamily推特
邱吉爾與伊麗莎白二世合影。取自@RoyalFamily推特

二次大戰後,大英國協已不復過往航海時代榮光,她歷經了戰後艱苦的重建、將大英國協轉型為英國聯邦、以及冷戰的終結等重要歷史轉折,她最終選擇了以相對平和的姿態與執政首相一同面對,並成功扮演外交關鍵角色。

例如,在1975年出訪香港,1986年到訪中國,當時她還登上萬里長城,讓許多中國與香港民眾留下深刻印象。2011年,面對炸彈恐嚇,她仍無畏出訪愛爾蘭,被許多政治專家稱頌,是促進英國與愛爾蘭關係正常化的關鍵里程碑。

當然,許多不諳英國的人,對她的認識,可能是從皇室家族內部許多悲劇開始。諸如黛安娜王妃在1997年因車禍去世,外界曾一度對她沒有在公眾面前有明顯表示,而感到失望,並認定這位女王天性冷漠。

所幸,她後來用更多公開慈善活動來積極彌補,並且在近年哈利王子退出王室事件中,當哈利王子與梅根王妃頻頻上媒體揭醜,女王對外從無一句怨言,仍給予祝福,就此贏回更多英國人的尊重。

今年(2022)2月,全英國上從政府籌辦活動,下至民間街頭派對,一同攜手歡慶女王登基70週年。當時,因健康問題而久未現身的女王,也令人驚喜地參與了白金禧聚會。當時她除了重申終生為民服務的職志,在談到查爾斯繼任國王的未來時,女王特別指出,期盼民眾給予他妻子卡蜜拉同樣的支持,又一次展現包容的氣度。

也許,她在這樣的時刻走下人生舞台,對於英國人來說極為不捨。當英國皇室光環不再的當下,女王為世人留住最後一道風采。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英國女王96歲辭世!查爾斯王子繼位,啟動倫敦橋行動
英女王辭世/25歲登基、曾是15國君主,在位70載寫下一代傳奇
70年王室傳奇落幕!全球政要哀悼英國女王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