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晚報創刊197年不堪7億虧損 喊停每日紙本出版改為週刊

地鐵站入口附近的無人報攤,免費的標準晚報隨手拿了就走,偶爾有上了年紀的阿伯推著手推車到報攤上補貨,這是過去15年來倫敦市民熟悉的畫面。

《標準晚報》的前身《標準報》創立於1827年5月21日,原本是一大早出刊,在1859年開始推出晚報。由於詳細報導許多國際大事,發行量節節上升,最終甚至超越較早誕生的日報,隨後日報也在1904年併入晚報。

從19世紀到21世紀,這家老牌報社多次易手,2009年由曾任前蘇聯KGB情報員的俄羅斯大亨雷貝德夫(Evgeny Lebedev)買下。

雷貝德夫父子聯手經營後決定取消付費的作法,改為讓人免費索取,以提高發行量,並以增加廣告收益的方式維持運作。

這招一開始相當有效,《標準晚報》的發行量在2010年一度衝上90萬大關。不過在激烈競爭以及網路風潮席捲之下,過去5年的每日發行量下滑到27萬5000份,平均每年虧損近7億新台幣。因此風光一時的標準報系也跟許多紙本報社一樣,不得不改變經營型態。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指出,標準報系官網目前每月點閱率達到1200萬人次,也因此未來報社經營方向將著重在官網以及YouTube頻道;至於紙本則改為每週只出刊1次。消息傳出後,許多看報紙從年輕看到老的倫敦人悵然若失。

倫敦市民說:「我很享受在搭電車回家的路上看報,超棒的,拜託一定要每天有報紙」、「我就愛看紙本報紙,這是很正面的事。看看報紙,再看看電車螢幕,比滑手機好多了,千萬不要停刊。」

年輕的市民一方面為沒了免費報紙覺得不捨,但也認為這是時代趨勢,無論讀者還是報社都只能坦然面對。

倫敦市民說道,「很傷感,搭地鐵看報紙就是很『英國』。但畢竟不符時代潮流了,因為現在有抖音什麼的。」

《Politico》新聞網執行編輯安妮麥克爾沃伊則表示,「它曾被當成倫敦的象徵,在與倫敦有關的電影電視節目中,它就是倫敦的識別標誌。它還是會繼續存在於網路上,這也是媒體界必然的現實走向。」

未來《倫敦標準晚報》以及整個標準報系,除了網路平台外還是會有紙本週刊發行,但詳細的具體作法還沒有出爐。至於員工們擔心會不會遭到裁員,資方也還沒有提出說法。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成立京瓷與第二電信 日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辭世
疫情加速紙媒轉型 科索沃成為全歐第一無紙本報紙國家
倫敦知名地標塔橋歡慶125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