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選舉新啟示 台灣的政治領袖凖備好了嗎?

作者:on.cc東網-周玉蔻 (資深媒體工作者)

個人魅力至上,毫無懸念;

法國總統馬克宏當上元首,和他年輕政黨的一鳴驚人搶下國會過半席次,以及選民強烈覺醒,毫無疑問;

<br>在川普、馬克宏之前,我們對於這樣素人政治並不陌生,因為2014年的柯文哲便是最佳典範。(東網 資料圖片)

在川普、馬克宏之前,我們對於這樣素人政治並不陌生,因為2014年的柯文哲便是最佳典範。(東網 資料圖片)

英國保守黨天算不如人算,遭到傳統支持者反彈,失去國會過半優勢,都証明了世界趨勢領銜指標:一個新興政治文化正在席捲全球,台灣的政治領導人們還沈醉在舊式遊戲規則中,能不被淘汰嗎?

如果說川普讓人跌破眼鏡的勝利,是個孤立的個案。

那麼再加上法國新總統馬克宏的脫穎而出與英國首相梅伊正面臨的逼宮戲碼,我們或可想像,一個塑造不一様民主政治元素的嶄新時代正在到來。

法國展開第一輪國會選舉投票,在6月12日台北時間的選舉結果計票中顕示,中間派新總統馬克宏所率領的新創政黨《共和前進黨》,以壓倒性的領先拿下超過三成選票。

民調預估,在第二輪投票號,《共和前進黨》可望拿下 577 席中的 400-440 席。從這結果來看,這位新崛起的政治明星不會只是個光桿司令,而是實打實有能力改變歐洲政治格局的領導者。

無論是馬克宏以 39 歲年紀創下法國史上最年輕總統紀錄,或是《共和前進黨》可望創下單一政黨取得席數最多的紀錄,都反映了法國政局氛圍的丕變。

他與他的政黨的勝利,背後是法國人民對既有兩大主流政黨的厭惡,還有對馬克宏不斷傳遞正面訊息的個人形象的信賴。

隔著一個英法海峽,相似的情況也以相反的方式上演。

在前首相卡麥隆丟下脫歐震撼彈而引咎辭職後,接棒的首相梅伊原先強調社會公平,意圖穩定浮動的民心。未料在這一年來,不僅民眾對她的承諾無感,她更背棄自己的主張,取消種種公共福利政策,引發支持者出走。

結果,貿然提前舉行國會大選,企圖藉機推動「硬脫歐」的梅伊最終自食苦果。這場突然的選舉不僅使得保守黨丟失了原先過半的優勢地位,更掀起黨內內鬨,上演逼宮戲碼。

這兩人的差異顯示了,在這個社群媒體時代,比起傳統政治意識型態所塑造的框架,政治人物的個人魅力更為重要 ─ 不論他是否有著政黨資源或是政治菁英訓練。

馬克宏在選舉中靠著演算法,找到足以代表法國整體人民的地區,舉辦超過 2 萬場的深度座談,藉此找到法國民眾生活的需求所在;

與之相似,川普雖然在推特上頭經常語不驚人死不休,但他卻也總是能夠說出那些階級難以流動、逐漸失去美國夢的底層民眾的心聲。他們的魅力其來有自,源自於政治人物與民眾的溝通能否清楚描繪出願景。

而在川普、馬克宏之前,我們對於這樣素人政治並不陌生,因為2014年的柯文哲便是最佳典範。

雖然柯文哲經常失言,但他脫口而出的真話卻也屢受廣大網友齊聲稱讚。相對於虛偽的官場客套話,柯P的失言無疑是他個人魅力體現的一角。

只可惜在這兩年多來,他受到兩大政黨夾殺,不得不與政治有所妥協。少了銳氣的柯文哲是否還能維持他的魅力,在下次選舉中獲勝?這個疑問的種子已經悄悄種下。

至於國、民兩黨,在轉型正義與土地認同的概念成形之下,民眾已經厭惡兩黨無謂的對立。能否培養、推出新面孔,將是未來幾次選戰兩黨的重要指標。

特別是國民黨,在轉型正義的包袱尚未去除之前,舊面孔勢必成為選票阻礙;而民進黨自 2008 年的廢墟重生的過程中,便對中生代、新生代多有培育,近年也略有看到成績,現在就看在這些新秀之中能否有人蛻變成為明日之星了。

不過比起孤立無援的柯文哲,或是暮氣沉沉的國、民兩黨,新興政黨在這時代反而是最有可趁之機的。其中,最受矚目的自然是時代力量。

只可惜時代力量難以從統獨的民粹中走出,便無法擴大打擊面,接觸到更多支持群眾。

如何走向政策擬定,讓民眾感受到支持他們的實質好處,是他們當前最需要做的功課。

更多東網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