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晶圓代工大虧70億美元 2個半月股價重挫3成 遭投資人控詐欺

2023年英特爾代工收入從2022年的274.9億美元大減31%至189億美元,導致今年不到6個月股價暴跌36%。(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因為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隱瞞旗下晶圓代工虧損,以及把3成的產能外包給台積電等廠商代工,股價跌跌不休,激怒投資人,使英特爾即將面臨集體訴訟。

英特爾上周五(6月14日)股價小跌0.03%至每股30.45美元,今年來重挫36.3%,今年市值蒸發738.69億美元,只剩下1296.26億美元。

至少4家律所將對英特爾提起集體訴訟

多家律師事務所發出通知,凡是在2024年1月25日至2024年4月25日集體訴訟期間,買進英特爾股票的投資人,趕緊在2024年7月2日之前聯繫事務所,準備對英特爾發起集體訴訟,律師指控英特爾違反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10(b)條和第20(a)條、第10b-5條規定,涉嫌證券詐欺。

根據《GlobeNewswire》報導,Glancy Prongay & Murray LLP (GPM)、Schall Law Firm 、Levi & Korsinsky、BronsteinGewirtz &Grossman, LLC至少4家美國律師事務所呼籲投資人,加入控告英特爾詐欺的集體訴訟,並提醒截止收件日期為2024年7月2日。

律師事務所針對英特爾公司提起集體證券訴訟,旨在彌補在今年1月25日至4月25日期間因為英特爾涉嫌證券欺詐而受到不利影響的股東損失。

其中,Levi & Korsinsky的訴狀提出5大理由,指控被告做出虛假陳述或隱瞞實情:(1) 英特爾號稱旗下晶圓代工服務部門(IFS)有望增長,跟內部公布的數字不一致;(2)2023年晶圓代工部門出現重大經營虧損;(3)內部報告代工廠的收入下降,導致產品獲利下滑;(4)因此,晶圓代工模式不會成為公司晶圓代工服務(IFS)策略的強勁推動力;(5) 基於上述原因,被告對於公司業務、營運和前景的正面陳述存在重大誤導或缺乏合理依據。

英特爾被控陳述虛假且誤導

Schall律師事務所也指出,根據投資人投訴,英特爾向市場做出虛假和誤導陳述。英特爾對外號稱看好代工服務收入成長,與內部報告的代工部門收入不一致,實際上2023年晶圓代工部門遭受重大營運虧損。基於這些事實,該公司的公開聲明在整個集體訴訟期間都是虛假的,而且具有重大誤導性質,當市場了解英特爾的真相時,投資人蒙受損失。

與此同時,Glancy Prongay & Murray LLP提醒投資人,如果在集體訴訟期間投資英特爾遭受損失,或想查詢根據聯邦證券法可能提出的索賠以彌補您的損失,可以上glancylaw 網站提交聯絡資訊。

Glancy特別舉出2個重要事件,首先是2024年4月2日收盤後,英特爾發布新聞稿,披露晶圓代工部門2023年營業虧損高達70億美元(約2268億元台幣),收入為18.9億美元。受此消息影響,英特爾股價於2024年4月3日重挫3.61美元,跌幅8.2%,收在每股40.33美元,交易異常活躍。

接下來,2024年4月25日收盤後,英特爾發布2024年第一季財報,第一季晶圓代工服務部門的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10%,至44億美元。

英特爾代工首季收入減少10%

受此消息影響,英特爾股價於2024年4月26日大跌3.23美元,跌幅高達9.2%,收在每股31.88美元,交易異常活躍。

律所的訴狀還指出2022年10月11日,英特爾執行長宣布轉向「內部晶圓代工業務」(「Internal Foundry」,又稱為「Foundry」業務)。

在內部代工模式下,英特爾將確認外部代工客戶和英特爾產品產生的收入,以及分配給英特爾產品的技術開發和產品製造成本。

然後根據訴狀,英特爾於2023年6月21日更新代工模式,並解釋說,從2024年第一季開始,該公司把所有製造服務分割到一個單獨的部門,包括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製造和技術開發,組成晶圓業務(Foundry),並且調整新的財報結構,以認可這次重組,根據該結構,晶圓業務將單獨報告損益表(「P&L」)。該公司強調內部代工模式將產生節省成本和提高獲利的效益,也將對IFS產生有利影響。

但以上預期過於樂觀,事實正好相反,英特爾代工部門在2023年大虧約70億美元,營收也從2022年的274.9億美元大減31%至189億美元,導致英特爾4月初至今,2個半月暴跌30.4%。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人民有權且有責任擔心核電廠的安全
思想坦克》AI熱潮背後的排擠效應⋯傳產也要創新 台灣需要創造更多的中產階級
國土計畫法2025上路…藍綠立委都發出暫緩聲 地方在焦慮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