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5/18國際博物館日盛大登場

國立歷史博物館在前輩藝術家楊英風百年冥誕前夕,與楊英風美術館共同主辦「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並配合五月十八日國際博物館日,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屬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盛大開展,展期自五月十八日至八月十八日免費參觀。本展覽邀請臺灣美術史重要研究學者蕭瓊瑞教授策展,以其獨特而專業的視角,梳理並回顧藝術家楊英風的畢生創作精華。

楊英風(1926-1997)先生與史博館淵源甚深,一九五五年曾應甫開館的史博館之邀,製作仿雲岡石窟大佛坐像充實展覽,並且於一九六○年在史博館舉辦第一次個展,一九七○年代再受邀為史博館進行庭園造景設計。藝術大師楊英風開拓性的藝術觀念和獨特的創作風格,從鄉土情懷到前衛藝術,從平面作品到立體雕塑,創作之多、面向之廣、藝術活動範圍之大,少有人能出其右,其作品更反映著交織於近代歷史中的臺灣藝術發展。本展匯集二百餘件楊英風的代表作品與文獻檔案,在策展人蕭瓊瑞教授的規劃下,自楊英風與史博館的緣分出發,以「史博情緣」、「少年英風」、「豐年農村」、「歐洲印象」、「景觀雕塑」及「雷射藝術」等主題,展現其豐富的藝術軌跡與創作成就。此外,本展特別規劃「南海藝術街區」及楊英風美術館的「宗教藝術」專區,將展示觸角延伸至周邊藝文空間,共同打造南海博物館群之戶外藝術走讀場域,以更全方位的方式,讓民眾對這位立足臺灣、放眼世界的藝術大師有更深刻的認識。

史博館表示,該館建館近七十周年,不僅體現臺灣公立博物館的開創軌跡,也與楊英風藝術中所標誌性的核心精神—「藝術、環境與人」相互呼應,長期朝著當代博物館所致力的社會責任與包容性努力前進。因此,在518國際博物館日開展的「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回應二○二四年國際博物館日提倡的博物館教育與研究功能,於回顧藝術家創作軌跡與佐證臺灣藝術史發展的同時,向藝術家楊英風對臺灣藝術發展與公共空間美學的貢獻致敬,並為臺灣已卓然有成的藝術史研究作一紮實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