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飛凌在台設車用晶片研發中心

德國車用晶片大廠英飛凌17日宣布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並轉移新一代車用藍牙晶片技術來台研發生產,經濟部預估可望帶動電動車上下游產值約600億元,這是歐洲晶片大廠首度在台設立此類研發中心。全球汽車AM塑料廠龍頭東陽迎接龐大訂單量,砸近16億元申購近2萬坪土地,為未來5年擴廠需求預先規畫,並持續尋找更大面積土地。

英飛凌17日與德國在台協會、經濟部共同宣布在台灣擴大研發投資,參與經濟部支持的「英飛凌先進汽車暨無線通訊半導體前瞻研究夥伴發展計畫」,將原有的無線通訊研發實驗室,升級成「英飛凌先進汽車暨無線通訊半導體研發中心」,初期獲經部補助4.8億元,自籌7.2億元,總費用12億元,衍生投資將達27億元。

經濟部長郭智輝指出,經濟部多次拜訪英飛凌,邀請合作開發先進技術,因為台灣有全球第1的半導體製造供應鏈以及資通訊技術,未來將強化國內廠商與國際車用電子的技術合作並接軌國際車用市場,期待台灣成為車用晶片的世界核心。

東陽2023年稅前淨利創下新高,今年前5月稅前盈餘24.88億元,更是去年同期2.1倍,日前已通過2筆購地建廠案,砸近16億元申購近2萬坪土地。東陽總裁吳永祥表示,疫情間全球汽車供應鏈斷鏈的延伸效應,加上美國產險龍頭開放AM件使用,讓今年業績淡季不淡,但要觀察兩大變數,一是北美今年可能暖冬,會影響AM件的使用量,二是紅海危機造成運價高漲,恐增加運輸成本,但即便如此,今年業績都會比去年同期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