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萱回歸「音樂小魔女」 為孩子們暫緩新專輯

張郁苓(左)和范曉萱合作有聲書。(圖/吃草的魚傳播有限公司提供)
張郁苓(左)和范曉萱合作有聲書。(圖/吃草的魚傳播有限公司提供)

記者許瑞麟/台北報導

范曉萱曾以「音樂小魔女」成為小朋友的偶像,許久未推出新作品的她,近期化身「萱萱姐姐」與鋼琴家好友張郁苓共同推出《給孩童的音樂幻想小故事》有聲書,為了促成好友夢想,先暫緩專輯製作,首次挑戰說書人,演繹著各種動物角色,讓她直呼:「說故事其實不見得比唱歌容易!」

疫情期間,面對無常與人生的聚散,張郁苓領悟到生命的微小與脆弱,促使她思考自己能為孩子留下些什麼,她將與孩子玩樂、說故事的時光,幻化為旋律,希望用聲音啟發聽覺帶來的無限幻想。

范曉萱透露,一直很有興趣用聲音來表達故事,更回憶起出道後沒多久,曾有一段短暫主持電台節目的快樂時光,這也讓她對於這次要擔任說書人的角色極為重視,每錄完幾個故事,就會反問自己:「我能如何把20個故事說得各有風格又耐聽?我的聲音還有更多的潛力嗎?」她笑說:「其實當時我自己的專輯混音進度也嚴重延遲,但我想先放下自己的專輯,好好全心投入到說書人角色中。」兩人每天透過連線方式,討論故事腳本、研究聲音表情,范曉萱的筆記本裡還用不同顏色的筆做了密密麻麻的註記,讓她笑稱彷彿回到學生時期的讀書會。

張郁苓(左)和范曉萱透過有聲書,也為友情留下美好紀錄。(圖/吃草的魚傳播有限公司提供)
張郁苓(左)和范曉萱透過有聲書,也為友情留下美好紀錄。(圖/吃草的魚傳播有限公司提供)

錄音過程中,范曉萱為了收音清楚,刻意安排在深夜錄製,沒想到過於安靜的居家環境,連唇齒聲、口水聲、環境的空間聲,甚至電器發出的頻率聲都收得一清二楚,因此她在後期混音階段,花了不少功夫調整、修飾整體聲音上的平衡,並從中學到許多新的經驗與收穫。

除此之外,范曉萱需要在說書人以及各種動物角色間切換,情緒的轉變成了一大考驗,她特別花了很多時間琢磨角色的性格,像《蚊子》故事裡,為了要呈現飛行的速度感,以球賽播報員的角色入戲;在《獵豹》故事裡,角色堅決、篤定的情緒設定,讓她揣摩如動物頻道旁白的口氣;最具挑戰的《火雞》角色更是費盡心思,她嘗試多種情緒,有冷靜的、有誇張的,最後透過想像火雞嘴巴那尖尖扁扁的外型,發現除了聲帶以外的另一項聲音工具,也就是嘴唇,因而加入了逗趣的彈唇音,創造了一隻生動又耐人玩味的火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