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屯海蟾蜍現蹤國姓?錯殺本土種

南投縣草屯鎮民2021年11月發現具毒性的世界百大入侵種海蟾蜍,居民攜手林保署等單位進行移除及調查,讓海蟾蜍族群控制在草屯地區,未料25日有網友po照聲稱在國姓鄉發現海蟾蜍寶寶,其他網友看了照片驚呼「這是本土黑眶蟾蜍,快放生,別錯殺!」林保署建議民眾可先拍照通報,由專家協助。

網友在臉書社團「台灣兩棲類保育志工」張貼蟾蜍照片,發文聲稱他25日晚間在國姓阿嬤家的庭院發現海蟾蜍寶寶,約6公分幼蛙,目前已冷凍。釣出蛙類專家、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楊懿如解答「不是海蟾蜍」,網站管理員也po出海蟾蜍及本土黑眶蟾蜍、盤古蟾蜍的特徵對照圖,強調比較像剛脫皮的黑眼眶蟾蜍。

貼文者急忙認錯致歉,因自己的無知傷害了1條生命。有人則幫忙緩頰說,黑眶蟾蜍若剛脫皮,眼睛的黑眶及黑指甲都會消失,變成白色的,建議發現疑似海蟾蜍還是先拍照上網通報,請大家幫忙確認再做處置。

林保署南投分署說,草屯民眾發現海蟾蜍後,許多人分不清海蟾蜍或台灣原生種盤古蟾蜍、黑眶蟾蜍,曾製作「外來入侵種海蟾蜍通報」供分辨,有時蟾蜍會脫皮,可透過眼睛虹膜的顏色來分辨,海蟾蜍是綠色,盤古蟾蜍偏紅色,黑眶蟾蜍則是黃色,建議民眾若發現疑似海蟾蜍出沒,拍照通報縣府或林保署等單位。

林保署南投分署指出,草屯居民組志工隊,歷時2年移除及調查海蟾蜍,發揮公民科學的力量,讓海蟾蜍控制在草屯地區。御史社區加入林業計畫,不僅培訓志工參與移除,還設計海蟾蜍繪本,深入學校與其他社區進行環境教育,近期將外來入侵種議題編成歌仔戲,預計8月底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