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藏暗香芙蓉花綻放/齊鳳池

齊鳳池

認識畫家鄭瑞章快有三十年了,這麼多年,我對他的認識和評價就像他畫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一樣。我想這也許與他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和他喜歡畫蓮花的原因有關。人的素質和人的修

認識畫家鄭瑞章快有三十年了,這麼多年,我對他的認識和評價就像他畫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一樣。我想這也許與他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和他喜歡畫蓮花的原因有關。人的素質和人的修養,通過他的作品全部呈現出來。我贊同畫品就是人品這個觀點。因為我從瑞章的《荷花圖》中讀出他的人品。

在和畫家鄭瑞章二十多年的交往中,我一直在想給他的畫寫點文字,但我一直找不到合適話題,究竟從哪個角度來評說這位不好張揚、勤奮筆墨、默默作畫的畫家,我始終沒有找到進入話題的最好語言。思忖良久,不敢動筆。

後來,我和瑞章的好朋友畫家張英傑老師也探討過這個問題,我們一致認為:對於像瑞章這樣的已經把榮譽花朵碩果看得很淡畫家來說,我就是用最美好的詞藻來描述他的繪畫成就,早已經是多餘的事了。最後我和瑞章老師商量,我不寫他的繪畫成就,只寫他從藝五十多年來,是怎樣趟響一路汗水和風塵、用刻苦、勤奮、毅力、飽蘸藝術生命之筆,勾勒皴染七十年的工筆藝術人生。

我曾經說過,一個畫家的成名畫作,包含著畫家一段坎坷或輝煌的人生經歷,畫的顏色就是畫家用汗水和血液調合而成的。一幅畫,就是畫家靈與肉,撕開畫的一角,畫家的心都會淌血。而血液就流淌在離傷口最近的疼痛邊緣。其實,瑞章的所有畫作都是蘸著勤奮汗水繪製而成的。

如今,瑞章早已退休,但他精神矍鑠,畫筆鋒利。他在潛心作畫的同時,還擔任著唐山學院教授、大唐畫院畫師。每週還要往返百里到市老年大學為學員們傳授工筆花鳥畫的精髓。瑞章學畫完全是自學,他沒有師承任何大畫家,他從最初的學寫意人物,臨摹《芥子園畫譜》後專攻工筆花鳥,反復臨摹於非闇的牡丹花鳥,並在構圖設色上摸索出了自己的繪畫風格和獨特個性的繪畫語言,他在傳統工筆花鳥、人物繪畫語境裏作出了新的探索和創新。

翻開他早期的繪畫史料,他的速寫《溪水長流》、《礦工生活》作品先後發表在《人民日報》和《連環畫報》等報刊上。他的工筆劃《蓓蕾初開》、《霧香圖》獲煤炭藝術節三等獎;其中《荷花圖》入選“全國風俗畫大賽”。他的《牡丹圖》入選“全國牡丹花大展”。並有多幅作品被選送到日本、瑞典、波蘭、美國展出。榮譽桂冠像色彩斑斕的光環縈繞著他,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出版了六本畫冊。

認識畫家鄭瑞章之後,我也讀了關於中國繪畫的書籍,我感覺中國工筆劃藝術從宋代登上頂峰之後,隨著朝代的往後延續開始走下坡路,直到新中國誕生後,工筆劃藝術從低谷又開始慢慢向上攀登。

讀了這些關於工筆劃的歷史,我一直在想,幾千年來,中國工筆劃家們,始終跳不出花鳥人物這兩種題材。我真納悶,中國的工筆劃家們,就不會畫別的題材和新的內容了麼?為什麼總在古人設置的圈子裏翻新自己或複製別人。難道就真的不會改變自己麼。後來,讀了很多當代美術雜誌我發現,其實不是,我認為:中國的國畫家們就是人類最聰明最有智慧最有創造力的一部分。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中國的工筆劃出現了喜人的願景,工筆劃家新生代脫穎而出,何家英、王冠軍、宋彥軍等畫家,他們在傳承中國工筆劃精髓的同時,開創了與時代合拍的繪畫風格和繪畫語言。中青年工筆劃家成了畫壇一道靚麗的風景,他們的畫作就鑲嵌在中國畫壇最耀眼的環節。

其實,中國的工筆劃藝術,真是一門枯燥而寂寞的手藝,從事這門繪畫藝術必須耐住寂寞,一幅畫,從構圖造型到一遍遍染色,確實需要耐力。國畫大師齊白石說過:“夫畫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遠,不慕名利,方可從事於畫。”作畫就是做學問,耐住寂寞就不寂寞,耐不住寂寞就永遠寂寞。

從我認識畫家鄭瑞章開始,他就是從寂寞中出發走向寂寞。在寂寞中尋找快樂。每年暑假,早晨五點他騎著加重自行車,拖著馬紮,到古冶北寺公園的荷花池塘寫生。有時到郊外的海子沿荷花寫生。他說,寫生是他最大的樂趣。著名油畫家忻東旺說:“寫生是我最過癮的作畫狀態,因為總可以保持‘初戀’般的感覺,雖不知結果如何,但有著世界上最美好的嚮往。我不把寫生當為習作看……”忻東旺還認為,照相機增強了繪畫的繁殖力,也退化了藝術生命的基因。“我以前曾依靠照片畫畫,但總覺得造作的成分比較多,憑經驗畫畫必然會形成模式,便缺少了面對自然、面對生活的那分坦然。”“我喜歡寫生的率真,我喜歡面對模特的創作。我不習慣畫大畫前先做小稿,我激情於情感與畫布的直接‘交鋒’,我興奮於畫筆和顏料對形象瞬間感受的表達。我知道現在很多的畫家都不注重寫生,而是利用照相機拍照,這種走捷徑的做法我不認同。這樣做不僅使畫家養成懶惰的習慣,而且也削弱了畫家筆下的功夫。”

鄭瑞章的《荷花圖》以及他的荷花系列,都是來自寫生成果。五十多年來他堅持寫生,他的寫生手稿筆記本大小不一有六十多本。通過寫生的素質訓練,使他練就了嫺熟過硬的速寫功底。在遊歷國內的名山大川寫生時,在條件艱苦的地理環境下,他都能寫生。在火車上或者顛簸的汽車上,他也能寫生,而且速寫得非準確到位。

記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他剛剛進入教學領域,為了瞭解掌握煤礦工人的生活工作情況和礦山發生的新變化。他利用一個寒假時間,騎自行車走遍了開灤十幾個煤礦,並創作了很多歌頌礦工描繪煤礦題材的速寫作品。他的《礦工生活》速寫系列先後發表在《人民日報》和《工人日報》受到了同行的好評和讚譽。

愛因斯坦說,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瑞章酷愛繪畫這門藝術,是從上中學開始就迷戀上了繪畫藝術的。他從最初的漫畫開始起步,五八年發表第一幅漫畫作品後,就更加堅定了他學畫信念。雖然他沒拜任何人為為師,沒有師承任何名家,他沒上過任何專業學校學習和深造。他完全憑著自己繪畫的天賦和後天的勤奮,經過不斷實踐摸索終於悟出了中國繪畫的真諦。他從於非闇的牡丹柿子學起,反復臨摹,從畫的構圖、用線、比例到色彩的搭配,顏色的過渡,以及繪畫技法的摸索與嘗試。他從不懂到駕馭,勾線染色一步步逐漸成熟。

為了提高綜合素質,多讀一些專業書籍,他從別人手裏借來《藝用人體結構解剖》、《透視學》和《寫山要法》。他把書中畫全部透下來,把書中的文字全部抄下來。累計幾百萬字。經過大量的閱讀和勤奮的筆墨繪畫,使他不僅提高了繪畫技藝,同時豐滿了他知識的羽毛。畫家楊飛雲說過:”有一顆仰望的心,才能有一個高的起點。

幾十年來的他的繪畫理論和繪畫技法已經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他給老年大學講的工筆花鳥畫技法,是從宋元以後逐步完善形成的技法為主,兼顧其他各家流派的特點及風格。他在講述傳統技法的同時,還適當介紹了一些現代花鳥畫家創造的新方法,如畫的肌理製作、花鳥畫的現代構圖形式等。這些都是他在多年的工筆花鳥畫研究、創作和教學中的收穫和總結,他力求通俗易懂,並配相虛的插圖,讓初涉工筆花鳥的朋友能一目了然。

著名畫家張英傑評價鄭瑞章風格時就用了四個字,聰明勤奮。在評價鄭瑞章的繪畫特色時,他說:“鄭瑞章的工筆劃線上上的運用上,力量均勻,粗細一致,質樸無華,粗纊而雅卓,有一種來自心靈的氣勢和力度。他在勾線運筆過程中,有一種內在的力量和風韻,力量所至,筆力遒勁,筆跡俐落,線條流暢,用線要有風骨,達到以線為造型的審美高度。使傳統工筆劃的美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使工筆重彩畫走向現代融入傳統。在他的荷花、牡丹、蘭花等百幅畫作裏,不僅技法變化,連思想也在變化,完全體現出他在審美上變化和創新。他在五十年繪畫生涯中,心中難以訴說的通過繪畫語言自然流露出來。每幅畫都引發出幽深隱微的韻味和韻律美,小鳥,蜻蜓,蟈蟈,知了,風竹都富有動感和節奏感,這都是他對中國繪畫藝術線和色的感悟,抑或藝術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