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造肉先驅

工商時報【陳穎芃】 全球人口不斷成長加速糧食危機,也促使荷蘭發展人造肉技術,希望未來肉品生產能兼顧糧食需求與永續發展。 ■Meat companies have billed it as an additional way to provide beef, pork or chicken to an expanding and more affluent world population that is expected to strain the existing agricultural system.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越來越多科學家開始探討如何降低肉品生產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甚至已有不少矽谷科技公司因開發出素肉或人造肉而在全球嶄露頭角,但事實上,荷蘭才是人造肉的先驅。 今年10月荷蘭一家新創公司Meatable成功在第一輪募資中募得350萬美元。參與這輪募資的金主包括BlueYeard資本公司、Atlantic食品實驗室、BackedVC,以及Future Positive等多家創投業者。 今年初才在荷蘭南部城市萊登(Leiden)創立的Meatable之所以立刻吸引創投界青睞,就因為該公司開發的人造肉技術領先業界。 技術領先業界 目前為止多數新創科技公司開發的人造肉是利用動物肌肉組織的幹細胞來培養,平均要60天才能讓細胞長成人造肉,但Meatable成功研發出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培養人造肉的技術,號稱能將細胞生長時間縮短至5天,大幅加快人造肉生產速度。 Meatable打算將第一回合募得的資金投入人造肉開發並擴大研發團隊規模。目前該公司正全力投入人造牛肉及香腸的研發計畫,未來還希望將這項技術應用到人造雞肉及人造豬肉等不同肉品。 儘管Meatable成軍還不到一年,但該公司技術長盧寧(Daan Luining)非常積極,預計未來3∼4年內就會在荷蘭推出第一款人造肉品。 盧寧多年來在提倡人造肉的非營利組織New Harvest旗下擔任研究員,致力於幹細胞培養人造肉的研發活動,且他的恩師波斯特博士(Dr. Mark Post)更被喻為人造肉界的先驅,在2013年就成為全球第一位成功利用幹細胞培養出人造漢堡排的科學家。 波斯特也是荷蘭人,且他所建立的人造肉新創公司Mosa Meat今年獲默克集團及瑞士肉品加工業者Bell Food投資。 今年7月Mosa Meat在第二輪募資中獲得默克旗下創投事業及Bell Food投資880萬美元,成為默克集團在食品產業投資的第一家新創公司。 默克創投事業M Ventures總裁霍夫曼(Alexander Hoffmann)表示,日後默克將提供旗下藥品及細胞培養技術協助Mosa Meat的研發計畫。 Mosa Meat已經在尋找興建人造肉工廠的適當地點,並立下目標要在2021年開始為歐洲餐廳供應單價10美元的人造肉漢堡排。波斯特近日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我們努力許久才將細胞培養技術提升到產業規模。」 新興肉品惹爭議 人造肉的概念至今在業界仍面對正反兩方激辯,包括主張人造肉能降低環境污染的環保人士,以及擔心人造肉打亂肉品市場規則的傳統畜牧業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及美國農業部也在商討未來該如何立法監管這個新興肉品類別,甚至連人造肉是否應稱為「肉品」都引來不小爭議。 儘管如此,全球人口成長終將造成傳統農業、畜牧業供不應求是必然的趨勢,這也是眾多新創業者開發人造肉的主要原因,也吸引谷歌共同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投資Mosa M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