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光園地】持恆戰訓本務 形塑戰略優勢

一、前言

三軍統帥蔡英文總統日前發表談話時曾表示:「國家寧可百年無戰事,不可一日無戰備。」臺灣位居西太平洋第一島鏈重要戰略位置,是臺海區域安全穩定的重要守護者;因此堅持戰訓工作,隨時做好守護國家領土主權的準備,絕不容一時半刻輕忽懈怠,這是國人託付國軍的任務,全軍官兵責無旁貸。「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中共近期不斷對我文攻武嚇,全體官兵更應透過平時的精實訓練,累積經驗與成效,方能具備堅實戰力,建構可恃國防武力,保衛我們的家園。

二、嚴格訓練 建構精銳國軍

《國軍教戰總則》第14條「軍隊訓練」,即揭示「訓練乃戰力之泉源,戰勝之憑藉。」並指出:「軍隊訓練以練力、練技、練膽、練心、練指揮為要著。尤須針對敵情,模擬實戰……。」訓練是戰力的根本,必須長期投入耕耘,逐步累積;若缺乏高強度訓練和嚴格要求,就無強固的戰力。例如美軍在伊拉克戰爭期間,憑藉訓練有素的海軍陸戰隊及頂尖狙擊手的支援,成功攻占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並推翻海珊政權。倘若無平時艱苦的訓練及實兵演練的過程,怎能造就最卓越的部隊?而國軍官兵應體認「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觀念,不分階級與職務,發揮團結合作及聯合作戰的精神,貫徹執行各項戰備整備工作,才能建構精銳的國軍部隊。

三、軍民合一 凝聚愛國共識

國軍的每一天,在這塊土地的每個角落,努力不懈,為的是一身軍服的榮譽與人民的期許。不同的軍種、兵科、職務,但相同的是,我們身為中華民國國軍的軍人價值。然而,除了平時的勤訓精練外,人民的支持與鼓勵,也是國軍最堅強的後盾。如同今年度「漢光36號演習」實兵演練時,除了一般演訓科目外,亦著重後備動員戰力與全民總力支援軍事作戰,以驗證「化民力為我力」的政策目標。唯有在軍民同心、共禦抗敵的信念下,才能鏈結全國一心的可恃戰力,積蓄更堅強的國防實力。不論山之巔、海之濱,平時的戰備整備或是災害防救,總是可以看見國軍官兵的身影;國軍犧牲奉獻守護美麗的家園,而人民也透過實際行動來支持國軍、敬愛國軍,如企業敬軍等活動,在在展現「軍民一家親」的氛圍。在全民國防理念的支持下,國軍必能發揮優勢戰力,在人民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

四、後備動員 防衛固守基石

「從軍報國從不過時,保家衛國永不變質」。雖然當前國內外情勢不像過去,但軍人保家衛國的使命不曾改變。現在的國軍以不同的方式守護著國人,也展現愛民助民的精神,在國人有需要的時候,積極協助國人度過難關。如後備指揮部在疫情期間,於第一時間協調各地輔導幹部、現役官兵,一同投入口罩製作,協助防疫;抑或是在公益活動、重大災難救援現場,都可看到後備軍人組織印有「全民國防」背心的身影,可說是國軍在守護國家時最重要的後盾;凸顯出當民眾有需要時,社會各界均義不容辭地投入支援後備人力和戰略物資的動員,是防衛固守的重要核心及優勢。

五、結語

「軍以戰為主,戰以勝為先」,部隊的精實訓練攸關戰場存亡與國家安危。我國當前軍事戰略目標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並依其發展「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整體防衛構想,透過臺海屏障及地緣優勢,發揮「創新/不對稱」的作戰思維,統合三軍聯合作戰力量,國軍必能發揮堅實戰力,達成作戰任務及目標。然而,全體國軍官兵也應了解當前國際情勢發展,持恆戰訓本務工作,深知「覆巢之下無完卵」,以人民為念,以國家為重,把每一次的操演、訓練及演習,皆視為真實戰場實況,循序漸進地勤訓精練,形塑我軍戰略優勢,才能在國際環境複雜及多變的挑戰下,建構堅強的國防戰力,成為維繫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的安定力量。

(作者為陸軍南訓中心訓4營訓2連劉寶俊中尉)

訓練是戰力的根本、戰勝的憑藉,國軍官兵應體認「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不分階級與職務,貫徹各項戰備整備工作。 (本報資料照片)

訓練是戰力的根本、戰勝的憑藉,國軍官兵應體認「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不分階級與職務,貫徹各項戰備整備工作。 (本報資料照片)

(圖:空軍作戰指揮部文宣心戰組張睿上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