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八八風災十週年紀念系列活動溫馨登場

臺東縣金峰鄉公所今(11)日在金峰鄉嘉蘭村部落廣場,舉辦「天地有情人間有愛」莫拉克八八風災十週年紀念活動。臺東縣長饒慶鈴及前總統馬英九等貴賓受邀參與,饒縣長感謝這些年協助重建工作的政府及民間團體,鄉長蔣爭光代表鄉民向所有伸出援手的人獻上感恩。

 

在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紀念系列活動中,嘉蘭部落族人老中青三代,全心將排灣族及魯凱族兩大族群的傳統禮俗,以「百人頂小米」方式,象徵族人們未因風災重創部落而流失感情,反而因為災後重建更堅定了彼此的情感,一磚一瓦共同攜手建構家園。

 

族人懷著感恩的心,邀請前總統馬英九、前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陳振川執行長和前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行政管理處李延禧處長,以及臺東縣長饒慶鈴、縣議會吳秀華議長、章正輝議員等各地方無私付出功不可沒的好朋友前往與會,一同回顧風災後十年歲月裡,部落族人重建的艱辛歷程及成長,並以傳統歌謠傳唱,牽手同心圓方式,展現出族人們有情有愛,具有感恩且綿密不可分的情感。

 

鄉長蔣爭光說,回顧過去金峰鄉嘉蘭村部落遭受到風災的肆虐後,嘉蘭村的族人們並未因此放棄自己的家園,反而更加團結,將部落重新建造成具有原住民特色獨有的村落。從風災流離失所的悲傷到目前的安穩,受到許多單位及各界善心人士的扶助及陪伴,使村民們度過難關重新站穩腳步,讓堅守在自己的土地、熱愛自己的部落獲得感動,成為「離災不離村」的示範部落。如今,十年過去了,部落族人在重建之路攜手團結,努力在土地上生活著,記憶不曾抹滅,感恩之心不敢忘卻。

 

蛻變重生後的金峰鄉,無論在鄉內的設施,像是拉灣橋、拉冷冷橋的建構,天空步道、金峰溫泉公園、嘉蘭溫泉公園及部落廣場等觀光景點,以及東西側永久屋、海棠永久屋以及輔導經營的餐館、民宿相繼復甦林立,都一一呈現嶄新的成果。未來公所將持續朝向安居樂業為目標,拓展鄉內各項產業發展,成為有希望有盼望有感珍惜新環境,讓金峰鄉重現旺盛活力與生機。

 

饒縣長指出,98年8月8日的確給了臺東縣民,甚至臺灣全體人民很不一樣的父親節,不過98年至101年三年重建期間,各界給了臺東人無比的溫暖及幫助,協助族人走過最艱辛的歲月。感謝中央長官及各部會,尤其是原住民族委員會及當時的莫拉克重建委員會,能夠在「離災不離村」的基礎原則下,逐步的建造安全又舒適的新家。

 

整個重建計畫區分有嘉蘭、大竹、德其里等等共計8個基地,共興建229戶永久屋,總投資經費至少新台幣4億2,824萬元,感謝世界展望會、紅十字會及慈濟基金會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精神,最有效率的完成永續社區建置。

 

家園的再造,給予災民生活上的支柱,但惟部落傳統文化的重現,方能給予災民精神上的歸屬,部落原有文化的復原亦納入重建計畫,透過「家屋建築文化語彙重現計畫」建構具有原住民自身傳統文化之建築風貌,藉此慰藉族人心靈並適度結合地方產業帶動部落新亮點。

 

馬英九前總統回顧莫拉克風災當年的危急,而今看到族人以歡喜的心情面對生活,相信大家生活已經逐漸回到正常的步調,他相信人間有愛會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也期勉大家繼續努力,同心協力一起創造更好的未來。

 

馬前總統並且與族人一起牽手跳舞、合影留念,氣氛相當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