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匯聚NASA 柏克萊創新論壇推崇慈濟經驗

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在NASA演說中,介紹慈濟的善循環永續模式,盼帶更多夥伴關係一起共善。(慈濟基金會提供)
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在NASA演說中,介紹慈濟的善循環永續模式,盼帶更多夥伴關係一起共善。(慈濟基金會提供)

BIF柏克萊創新論壇(Berkeley Innovation Forum)4月時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舉行為期4天講座,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與副執行長何日生,受邀參加分享慈濟如何以近一甲子歲月,於全球開創出慈善、環保、醫療與教育永續之路,盼藉此實踐經驗,為世界當前危機找出啟發性的解決之道。

現任慈濟基金會執行長,也是科技人出身的前聯華電子執行長顏博文,以〈人文環保與慈悲科技〉為題,闡述證嚴上人如何以慈悲與智慧帶動志工實踐環保回收、引領企業家延伸回收物價值、再製成災難援助用的毛毯、隔屏、福慧床椅與日常衣物等,讓環保行動開展出志工心靈提升、企業展現經濟良能、再透過人文傳播促進社會良善,形塑出慈濟模式的三大永續循環。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劍橋大學及牛津大學訪問學者何日生則從「利他到共善」的角度,剖析人類社會衝突化解的可能,並列舉慈濟的全球援助經驗,闡述如何通過愛來化解各種衝突,包含人與自然、與不同族裔間、不同宗教間、甚至是窮人與富人間的衝突。

顏博文執行長與何日生副執行長的演說在論壇受到熱烈迴響。柏克萊創新論壇(Berkeley Innovation Forum)今年11月將在台灣慈濟舉辦4天講座,由慈濟基金會與柏克萊創新論壇共同合作,美國與印度許多科技公司都表達高度參與意願,屆時也將拜訪台積電、鴻海等企業,柏克萊新任校長Rich Lyons也可望應邀來台參與論壇,88歲太空人Charles Duke也表達了高度的期待。

慈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合作夥伴,共同來參與全球災難援助並促進重要議題的改善,這是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參與這次柏克萊論壇的最大期待。

「台積電是柏克萊論壇的合作伙伴之一,全球都認識台積電,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認識慈濟,儘管我們做了這麼多。」顏博文表示,當他向與會者說明在證嚴上人帶領下,慈濟的環保行動形塑出精神、經濟、良善,三大永續循環;且付出心力的環保志工,經由SORI(社會投資報酬率)分析,身心獲得健康、家庭關係獲得改善、個人成就感隨之提升,獲益志工們都想做到生命最後一刻,讓慈濟環保志工體系形成了一種最好的長照體系。很多BIF與會者得知這些實證經驗後,都表達了想深入了解慈濟的意願。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何日生,4天論壇中也數度向與會者提問:AI的飛速發展與太空的不斷探索,原動力是出於愛還是無止境的好奇?他表示科技發展應同時進行倫理與信念的深思,若出於「愛」,將如同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為黑暗中的人類帶來火光和溫暖;若僅出於「好奇」,將如同打開潘朵拉之盒,讓瘟疫、爭戰、禍害飛入人間。

何日生強調科技發展必須先回歸到東方「善文明」的倫理與信念體系,中國字「善」的字面意義是「人」與「羊」,亦即每人都有一隻羊,基於善的發展將成就出人人共享、實踐共榮的和諧世界。

更多鏡週刊報導
慈濟與嘉里大榮攜手合作 企業共善提升防救災
雲雀國際共善慈濟挺台灣 旗下逾70店鋪響應
華碩、慈濟企業共善合作 推動數位教育助花蓮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