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愛上印度市場

工商時報【李書良】 11月上旬,因外貿協會在有「印度矽谷」之稱的印度班加羅爾舉辦「SMART ASIA 2017」展會,藉此推廣台灣產品,並尋求當地合作夥伴,同時也為明年5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辦的台灣形象展先行熱身。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與當地台商座談,了解印度經營環境。 在當天座談會上台商吐苦水的各式問題,不時讓筆者腦中回想起20年來的主跑兩岸新聞時同樣面對台商類似的抱怨,諸如員工很難管理、法令變動快且不透明、當地風俗習慣與台灣不同……等,差別只是把「中國大陸」改成「印度」。 這說明20年間台商走出國門,在海外另闢戰場時面對的問題,幾乎是雷同的。然而,相比被台商稱為奉行「叢林法則」的中國大陸,印度更像是個難以捉摸的「萬花筒」。 僅以歷史文化來講,中國自2千多年前秦始皇一統天下後,統一文字、交通、度量衡,並從此將大一統、中央集權的思想植入世代中國人腦海。像在大陸有辦法的台商,常會尋求「通天」之道,利用中央高層的力量與關係來擺平地方龍蛇。 印度則不同,漫長的印度史雖然曾有過統一時期,但時間甚短。同時,印度的種族非常多,各種族都擁有各自的語言,印度憲法承認的官方語言就有22種之多,加上各地信仰的神祇、宗教、法令、風俗不一,各邦自治權甚強。即使如印度總理莫迪的強勢,其所通過的法令也不一定讓地方政府埋單。 缺乏扎根華僑 難打進 另一方面,印度市場讓台商更難以打進去的原因,在於印度不像東南亞各國具有扎根當地、具備深厚經濟與社會實力的華僑與華商,這讓台商要切入印度時,無法迅速找到友善且可靠的引路人作為合作夥伴,必須自己付出較長時間去撞牆摸索。 長期以來,台商做慣了美國、日本、大陸的生意,對於崛起中的印度市場,即便在有「印度矽谷」之稱的班加羅爾,台商及台廠仍不多見。面對具備市場潛力但卻高門檻的印度,台商是否就此放棄,以節省功夫? 其實,換個角度來想,印度市場門檻高,但對所有外資來說卻也是最公平的地方,因為不管哪一國的客商,都會碰上相同的難題。誰能脫穎而出,除了比實力,還要比看是誰氣長,以及誰有更強的適應力。 相較下,韓國比台灣早進入印度市場,三星(Samsung)等大廠在印度的知名度高,又願意砸大錢做廣告促銷,也常配合印度市場需求,推出經濟實惠的產品。在手機、家電等領域,印度人的生活常可見各式各樣的韓國產品。 大陸的產品在印度也很普遍,尤其近年其手機業者如小米、Oppo等積極搶攻市場。然而,印度在歷史上與大陸有邊界糾紛與特殊的較勁心結,印度官方與民間對大陸的投資較不像東南亞那麼容易全盤接受。 指標大廠帶動供應鏈 相較於美歐日韓等以官方和大財團為主力的「兵團模式」,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台商要想進入印度,我方政府與業界更應思考策略,以求取在有效戰術上,達成最佳的戰略效果。目前來看,透過指標性大廠投資印度,帶動工業區建設與供應鏈是其一,另一則是透過半官方機構及產業公會,整合業者並提供相關金融、資訊及後勤支援。 畢竟,20多年前台商沒有放棄13億人口的中國大陸,如今似乎也沒有理由放棄另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