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作協 顧艷分享散文寫作方法和技巧

華府作家協會近日舉行第二堂寫作工坊,邀請教授顧艷講解散文寫作方法和技巧,詳解現代散文的流變與材料的選擇使用,散文的結構,語言的特性和要求,怎樣抒情、寫景和敘事,以及寫作的眼光、心態和思維,令許多寫作初學者受益匪淺。

顧艷表示,現代中國散文著作歷史可追溯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初期,也在「文學和思想革命」中萌芽,作家們堅持白話文寫作,提倡平民、寫實、求真、通俗的白話文學,劉半農等作家確立了散文即「美文」的新概念,具有「求真,自主及參舆意識」。

隨後經歷戰爭,散文創作開始以生活經驗為主,「崇尚圓通、追求安穩、追捧時尚」,1978年以來,有了「工農兵」式思維的散文,以巴金為代表的哀祭散文「懷念蕭珊」,沈從文的「邊城」顯現西部遊記的獨特生活姿態,同時也開始出現許多女性代表作品。

顧艷説,寫作原理從意圖、主题思想開始。散文講究開頭,中段有照應及伏筆,和結尾。散文是由以文學語言的形象性,來寫人、敘事、繪景等而顯出獨創性。尤其表現在語音、修辭、邏輯等方面。

散文敘事有記人為主,或以事見長,也有二者並重,講究傳情和傳真效果。抒情散文的「情境」不同於詩歌,有更寬廣的意境,即南朝文論家說的「氣、才、性、情、志」 ,令人有更多想像技巧及發揮空間。

顧艷是中國國家一級作家,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已出版著作29部,曾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大家」等刊物發表作品,獲過多種文學獎。他寫作是一種特殊的「精神勞動」。作家的眼光、心態和思維要表現個體性、創造性、實踐性及綜合性。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與中國政府有關 成都駭客組織盜走美紓困金2000萬
買禮品卡謝師 儲值被盜領
芝5死命案 家暴夫兇手案發前剛獲准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