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董事長梁華:「今年首先要保證生存」

德國之聲:華為今年被卷入中美貿易戰,年關將近,您是否感到擔心?

梁華:我們沒有因此感到擔心,但是美國把華為放入"實體清單",給我們帶來很多工作,例如,產品必須進行重新設計,同時還要保障供應鏈,保證能夠及時交付產品給客戶。

在今年這種情況下,首先要保證能夠生存,業務能夠進一步发展。我們在供應鏈重構,包括我們怎麼來讓產品更好地服務好客戶。從產品設計、制造,包括最後发給我們客戶、安裝、測試,這樣的話我們能夠更好的服務好我們的客戶。

德國之聲:但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在幾個月之前說,華為就像這張照片中被打得千瘡百孔的飛機一樣,您對此有什麼看法?您同意他的說法嗎?

梁華:我同意他的說法。這張圖片體現了美國把我們放入"實體清單"時的情況,華為被打的千瘡百孔,就如這架飛機一樣,上面有很多洞,但仍然能夠堅持飛行,平安落地,這其中需要解決很多問題,例如產品重新設計、保障供應連續性,要補一個個的洞。

德國之聲: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國現在的回應顯然是:我們只希望使用中國公司生產的設備。作為一位商業人士,您認為在全球化時代,中國對中美貿易戰的這種回應是正確的嗎?

梁華:從華為角度來看,依然堅持全球化,特別是在供應鏈領域堅定不移擁抱全球化。

如果美國政府允許美國的供應商向華為供貨,華為依然會購買美國的器件來構建供應鏈。我們擁抱全球化產業鏈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不會走狹隘的自主創新、自力更生的道路。如果封閉起來只用自己的東西,未來是沒有什麼競爭力。

德國之聲:所以,華為未來會繼續與美國公司密切合作、繼續使用美國公司提供的組件,您是這個意思嗎?

梁華:我指的是華為仍然會堅持全球化,無論是來自美國、歐洲、德國的,還是日本、韓國的,全球的供應鏈我們都會去用。不是我們不用美國的產品,而是美國政府不允許美國供應商向華為供應。

德國之聲:美國市場對於華為有多重要?

梁華:目前華為在美國市場基本上沒有什麼銷售,因為美國政府不讓華為在美國去銷售我們的產品和服務。華為的產品和服務是有競爭力的,我們願意為美國的民眾提供華為的通信產品。

因為目前華為沒有業務在美國市場,我們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選擇我們的國家和客戶那裡,做好服務、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

德國之聲:越來越多的政府在考慮下一代5G網絡的建設時,公開表達了對華為是否可信、以及是否存在間諜問題的擔憂,請問您怎麼看待這些擔憂?

梁華:5G由於美國的渲染,讓全世界都覺得5G越來越重要了。其實華為在5G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是因為我們在5G的投入比較早、投入力度比較大,並且構築了5G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競爭優勢。

德國提出在5G時代建立的標准要更高,建立面對全行業的標准來保障網絡安全。基於事實和證據來構築網絡安全的管理辦法、管理規則和措施,我認為這就是比較好的。

德國之聲:我們可以討論德國在這方面发揮的作用,但現在我還是想再談一下其他政府的擔憂。如果一家公司可能因為法律要求不得不把信息交給本國政府,那麼世界各國要怎麼信任這家公司呢?您對這種擔憂怎麼看?

梁華:第一,華為在每個國家經營都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第二,華為只提供設備,並不去參與網絡運營,也不接觸到用戶的數據,我相信這些國家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網絡安全和隱私數據保護。

第三,華為把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公司經營的最高綱領。在業務運作過程中從產品設計、制造到給客戶提供服務,都把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公司經營的基礎。

德國之聲:請允許我向您引述目前在中國實行的《國家情報法》。該法律規定:任何機構與個人都要依法支持、協助與配合中國國家情報機關的工作。這樣的法律是否意味著中國政府可以強迫華為交出自己收集到的數據,比如華為公司在德國收集到的數據?

梁華: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先生在慕尼黑的安全會議上明確講了沒有任何法律要求企業安裝"後門"或收集外國情報。

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期間也明確提出,"這樣做不符合中國法律,也不是中國行事的方法,現在不會有,將來也決不會有。"

這是中國政府官員對國家情報法的解讀。華為在過去這麼多年的經營過程中從來沒有收到這樣的要求,未來即使收到這樣的要求也不會執行。沒有法律要求,我們就不會做這件事。

德國之聲:您剛才講到德國的時候語氣較為積極正面。您認為德國總理默克爾在5G問題上发出的信號對華為有什麼重要意義?

梁華:德國總理默克爾是從德國國家利益和德國未來发展角度考慮做的決定,5G基礎設施建設以後能夠為德國在整個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发展上建立一定的優勢。

默克爾總理推動5G安全標准不是基於供應商來源國,而是對所有供應商一視同仁的策略,對德國通信基礎設施的发展是有利的。

德國之聲:您認為默克爾總理是5G支持者嗎?

梁華:這方面我看到的只是一些報道,在整個5G通信設施发展方面,德國政府做了很多討論,這些是基於事實和證據的討論,是有利於德國下一代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发展的。

德國之聲:華為在面部識別等技術方面也是非常領先的。華為會否對產品可能被濫用的情況負責?還是說華為只負責產品生產,使用者要對可能出現的技術濫用負責呢?

梁華:華為作為一家科技公司,在技術的发展過程中關注技術應用給人類帶來的好處。任何一項技術剛出現的時候,為人類帶來福祉這麼的一個應用(都會伴隨好與壞的爭議)。比如,面部識別的應用在很多環節可以改善社會治理、提升生產效率。

安全可信方面,華為把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公司发展的最高綱領。

另外,在即將到來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社會,數字主權將變得越來越重要,與物理世界的國家主權同等重要,每個國家都要關注數字主權的建設。

德國之聲:明年美國將會進行大選。您對這方面有什麼期待嗎?

梁華:我們不太關注每個國家的大選,因為很多國家每四年都有一次大選。因為政治對我們的影響(不大),我們不會說因為選舉而改變公司內部的戰略、經營。

德國之聲:您的意思是特朗普總統對於華為來說不是特別重要嗎?

梁華:在特朗普政府時代发生的事對我們還是有影響。至於未來哪個政府誰上台執政,這方面沒有太多關心。

德國之聲:最後一個問題:我所在的媒體機構德國之聲在中國遭到封殺。如果中國用戶能在華為手機或其他平台上看到我們今天的采訪,那不是非常好嗎?

梁華:好啊,好啊。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作者: Ines Pohl (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