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刊文直指中國意圖顛覆台灣政治 確保易於攻打、削弱盟友信任

《華爾街日報》刊文直指中國意圖顛覆台灣政治 確保易於攻打、削弱盟友信任
《華爾街日報》刊文直指中國意圖顛覆台灣政治 確保易於攻打、削弱盟友信任


《華爾街日報》2日刊出華府智庫專家的文章,內容直指美國正為台海危機做準備,卻誤解了中國的盤算。文章指出,兩岸突然開戰的可能性不大,而中國統一台灣的計畫很明確,就是要讓台灣政府的決策過程陷入僵局、擾亂台灣的備戰計畫、削弱台灣的國力,同時還要讓台灣成為美、日等盟國的不可靠夥伴,確保台灣易於攻打且沒有盟友。

這篇文章的署名作者是華府智庫「約克鎮研究所」(Yorktown Institute)創辦人克羅普希(Seth Cropsey)與資深研究員哈勒姆(Harry Halem),前者曾任美國海軍部副次長。

文章指出,大多數美國人忽略了中國戰略的核心,其實是操縱和顛覆台灣政治。除了軍事威懾、發表對立言論之外,中國對台策略要成功還有一大關鍵,就是干擾台灣的政治穩定。

直指國民黨只在乎「利益交換」 領導人「幻想與中國統一」

文章指出,曾經統治台灣近40年的中國國民黨目前是主要反對黨,與民粹主義的台灣民眾黨共同在立法院掌握多數優勢。作者直言,國民黨只是由「一連串利益交換網絡」組成,沒有明確的意識形態,其領導人「幻想最終能與民主化的中國大陸統一」。

作者稱,剛贏得第三個總統任期的中左翼民進黨與國民黨不同,有特定意識形態,尋求台灣被承認為主權國家,這一點激怒了北京。

文章指出,以任何當代標準衡量,台灣都是一個國家。台灣有自己的政府、軍隊、警察、稅務、教育和司法系統;台灣不可能自願被中國統治,只有藉由武力才可能實現。

作者表示,兩岸突然開戰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台灣和美國很容易發現中國在準備動武,對中國來說將存在軍事風險。但若北京能凍結台灣的決策程序、擾亂台灣的軍事準備、削弱台灣的能力,就能確保台灣處於易於攻打的狀態。

傅崐萁訪中返台後強行通過擴權法案 恐迫使軍官披露國家機密

此外,中國堅稱台灣若正式獨立將引發戰爭,這讓美國無法在台灣維持大規模的存在,也限制了台美之間的外交和情報聯繫,同時使得台灣的政治容易被顛覆。

文章提及,中國一直在尋求拉攏台灣的社會團體,包括台灣最大的佛教協會,還資助前軍官和政府官員代表團訪問中國,並且為台商提供誘因。

文章直指,中國向來明顯偏好國民黨,拒絕與民進黨正式接觸。就在四月底,國民黨立院黨鞭傅崐萁訪問中國,與中共政治局第四號常委王滬寧會面,也會見負責對台實施政治顛覆的國台辦主任宋濤。

五月下旬,國民黨在立院強行通過新法,以民主透明之名擴大立院權力,實際目的是要允許立法機關調查所有行政部門的作為,藉此掣肘行政部門,還以巨額罰款和其他法律壓力作為威脅,迫使軍官和高級外交官透露敏感的國家機密。

花東交通三法開支驚人 恐須刪減國防開支、引進中資

文章直言,這將使台灣成為不太值得信任的合作夥伴,因為任何大規模的軍事或情報合作都可能被揭露。此外,國民黨提案要在台灣東部進行要價兩兆的交通建設,遠高於台灣財政所能負擔,除非大幅削減國防開支或取得外部融資才可能應付,但外部融資肯定將來自中國。

北京十多年來一直向台灣施壓,指責民進黨政府不具正當性;如今,國民黨還在中共實施圍台軍演的背景下,制定出將破壞台灣安全的新法。文章指出,這樣的行事模式令人相當擔憂。

作者直指,中國的計畫很明確,就是要凍結台灣政治,使台灣成為美國、日本和其他地區大國難以信任的夥伴。隨著緊張局勢升級,中國將製造危機,以此作為正當理由逐步侵蝕台灣,然後展開「維和行動」,類似俄羅斯首次入侵烏克蘭時的情況。

作者建議,美國需要對此制定明確的應對計畫,華府應全力支持賴清德總統和民進黨,在台灣公家機關與軍隊內部展開計劃,在危機發生前找出其中能幹可靠的人選;美國亦可擴大支持台灣公民社會的計畫,抵制中國的影響和操縱。

作者指出,沒有什麼事必定能阻止戰爭,但這些作法可爭取到時間。若不持續關注應對中國的政治作戰,不必等到台海真正開戰,台灣就很可能已遭奪取。

更多太報報導
中國男撒尿塗鴉靖國神社石柱、傳已出境返國 日警研判不只他一人涉案
帛琉逾2萬份政府文件遭駭、包含台美日資訊 總統直指中國主使
美智庫設想中國逼台不戰而降 擬未來5年4階段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