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民主黨州眾議員參選人尹導 涉選舉欺詐

據紐約時報報導,民主黨參選人尹導被指競選欺詐,對此尹導回應,不認為自己和團隊的競選行為有違規之處,不懼怕任何選舉委員會的調查。圖為此前尹導(右)在法拉盛舉辦的選舉造勢活動。(記者尤昱程 / 攝影)

距離紐約州初選日僅剩兩周,法拉盛所屬州眾議會第40選區民主黨初選風雲再起:據紐約時報調查報導,民主黨華裔參選人尹導被指競選欺詐,冒用他人姓名為自己籌集小額捐款以獲得市競選財務委員會的公共匹配基金;對此尹導回應稱,不認為自己和團隊的競選行為有違規之處,不懼怕任何選舉委員會的調查。

尹導曾在2020年競選皇后區長、2021年競選市議員,今年將在民主黨初選中面臨尋求連任的金兌錫(Ron Kim)以及另一名挑戰者陳熠。紐約時報共調查了55名顯示曾給尹導捐款現金的選民,發現至少19人實際並未捐款,11人目前沒有住在紀錄顯示的住址,還有人多年前早就搬離紐約市;55人中,只有七人表示的確給尹導小額捐款。

被冒名捐款的選民,包括計程車司機扎德藍(Ahmad Zadran)和他的弟弟和兒子,紀錄顯示,三人各捐款40元、25元和50元,但經過調查,三人表示從未給尹導捐款,甚至從未聽過他的名字。另有一位紀錄顯示曾在去年12月3日給尹導捐款50元的選民巴特(Fazia Butt)表示,自己五年前就離開了法拉盛搬往賓州,而且從未給任何政治人物捐款。

根據紐約州競選財務規定,參選人若收到五至50元的小額捐款,每一元捐款可匹配12元的公共匹配資金。而正是因為更多的小額捐款,尹導目前是接受匹配基金的州級民代崗位的參選人中現金捐款比率最高者,超過一半為小額現金捐款,比率遠超州眾議會競選人平均的5.2%;這也讓他在只有不到2萬8000元捐款的情況下,就獲得了16萬2800元匹配基金,是獲得金額最多的參選人之一。

影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一洲焦點

據紐約時報統計,目前發現尹導的捐款中至少有725元為冒名的虛假捐款,這些虛假捐款共讓他獲得8460元匹配基金,所有虛假捐款均為20至80元的小額現金。

「這是政治攻擊」

根據州競選法規,參選人如果向公共競選財務委員會(Public Campaign Finance Board)提供虛假信息,可能面臨最高1萬5000元的罰款並放棄所有公共匹配基金,同時移交執法機構調查。而且,法律專家表示,在知情的情況下向公共機構提交虛假信息是重罪,可能面臨大盜竊罪或提供虛假文件罪的指控。

尹導在回應本報詢問時表示,對此事完全不知情,而且自己作為參選人,和競選籌款團隊的行為沒有關係,自己無法解釋為何會出現冒名捐款人的問題,可能是團隊成員的疏漏所致,「這麼多人幫我籌款,犯錯誤的可能性是有的,我對此一概不知。」

他認為,這篇報導是競爭對手發起的政治攻擊,「我有4、500個小額捐款人,裡面有18個有問題,就說我的籌款有問題,很明顯是誇張了;而且,為什麼紐約時報放著幾百個參選人不管,只盯著我?我估計是競爭對手有針對性地搞鬼,應該把所有參選人都查一遍才公平。」

他認為,這篇報導是競爭對手發起的政治攻擊,「我不認為這個調查報導是懂競選的人寫出來的,這種調查是特地選我一個人開刀;我認為,這個時間點對我發起攻擊,如果媒體只針對我一個人,那就是是政治攻擊,希望抹黑我的形象來贏得更多華人及廣大社區的選票。」

「不擔心任何調查」

州法律規定,參選人必須向州選委會提供每筆捐款帶有簽名的捐款卡,才能獲得匹配基金,但紐時表示,目前尹導和州選委會都未能提供捐款卡副本作證明;州選委會發言人麥克格雷斯(Kathleen McGrath)表示,州公共競選財務委員會正在積極關注那些現金捐款比重較大的匹配基金申請者,並且在尋找任何選舉違規的證據,將對任何投訴作出全面調查。

一位長年參與華社競選事務的人士表示,冒用他人姓名偽造捐款,是最經常被人詬病的違規行為。他解釋,捐款金額越小,獲得匹配基金的倍數越大,「所以,如果有人要捐款3000元,有的參選人團隊就會建議將捐款分成30份,每份100元,使用同事、朋友等熟人的名字捐款,這樣就能騙得更多的匹配資金。」

而對於尹導被指欺詐一事,這名人士表示,這顯然是因為被投訴才會被查;當年劉醇逸競選市長時也因為被投訴捐款欺詐遭到FBI調查,劉本人被罰款,兩名團隊核心成員被判罪。

尹導則表示,不擔心選舉委員會可能進行調查,因為他認為自己的競選行為合法合規,遵守了所有必要程序以符合匹配基金的要求,「如果有任何無意的錯誤,會積極配合公共競選財務委員會進行糾正。」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亞市出租屋 1男3女拎包入住爆衝突 華人屋主被迫開槍
矽谷科技業去年薪資下跌15% 有人「洗澡不敢洗太久,盡量少用電」
台灣盛香珍果凍好市多上架 南加華人瘋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