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老人受騙案激增 FBI拉警報

少數族裔媒體(EMS)日前召開記者會,通報近期灣區針對華裔長者騙局激增的狀況。聯邦調查局(FBI)提供數據顯示,受害長者平均每人損失達到3萬3000元。此外,受害者往往還會因此失去經濟獨立,面臨生活質量下降和健康受損等不幸。

聯邦調查局舊金山分局負責人崔普(Robert K. Tripp)表示,過去一年,全美60歲以上的騙局受害者損失的總金額就高達34億元,而加州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詐騙的方式有20多種。其中在灣區非常普遍的一種騙局就是「投資詐騙。」

這種「投資詐騙」通常始於陌生人發來的郵件、電話或是簡訊,有可能是任何方式的投資。灣區目前比較常見的是加密貨幣欺詐、愛情欺詐或是假冒身份欺詐。在假冒身份的欺詐中有可能騙子會冒充美國政府部門人員,或是中國領事館的人員。

崔普指出,這些騙局背後的犯罪團伙非常有組織性。這些騙子非常專業,是全職行騙,還有技術支持,並且非常善於心理操控。上當受騙丟錢並不丟臉,但是羞恥感往往讓很多人忍氣吞聲。但是警方需要受害者站出來說出自己的經歷,如果沒有足夠的訊息,警方也無能為力。

崔普提醒對陌生人發來的郵件、電話或是簡訊保持警覺。真實的公司和個人是不會這樣沒來由地發郵件、打電話或傳簡訊來要錢的。另一個值得警覺的點就是對方會很急迫,試圖強迫受害者馬上付錢。他的建議是,如果有什麼事情不明白的話,一定不要迫於壓力付錢;可以說不,再把事情緩下來。

崔普建議,一旦發現事情不對勁,受害者第一件要做的是就是給自己的銀行或其他投資機構打電話,然後馬上聯繫警局。只有這樣警方才能將罪犯繩之以法。

有記者表示,從受害者處了解到,有些人被騙子的言辭洗腦或是被不明粉末狀藥劑麻醉。崔普表示,目前他本人還未受理過這樣的案件。但強調這些職業騙子行騙都有事先寫好的腳本,會通過不斷重複和強化,來心理操縱受害人。

舊金山警察局警長佛洛斯(Tony Flores)表示,人們說自己被「麻痺」的時候,往往不是真的被麻醉了。而是因為對方長得和受害者相似、說同樣的語言、甚至來自同一個地區,使得受害者不知不覺就放下了戒備。

傅洛斯說,目前在灣區的欺詐案以團伙犯罪為主。他舉了最近發生在舊金山的一起案例來說明團伙行騙的方式,即典型的祈福黨騙局。

受害人可能只是走在街上,就有說中文的人過來詢問怎麼去某某醫生的診所。受害人回答說不知道的時候,就會有另一個騙子過來說自己知道,某某醫生真是妙手回春,救了自己。然後第一個人就開始說在受害人身上看到惡靈,兩人於是你一言我一語,保證可以幫助受害人。

兩人就哄騙受害人來到家中,讓他把所有錢財和珠寶放到一個袋子裡,然後封起來,30天之內不要打開。但實際上不知不覺間已經偷梁換柱。等到受害人或家人警覺起來,打開袋子,錢物早已不翼而飛。

受害人醒悟過來後可能又生氣又懊惱,卻羞於報警。傅洛斯,表示這種情況下第一時間報警非常重要。警察可以從對方扔掉的口袋上搜集指紋或DNA證據,也可以及時檢查他們有沒有被攝像頭拍到。

傅洛斯提醒,在做任何財務方面的決定或出售財物之前,先找家人商量一下。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谷歌導航避收費站 功能看似方便卻是「坑」 致駕駛挨罰
拜登新政策有漏洞 無證客被捕登記後 又釋放入境
賣淫、販毒、謀殺 委國最大黑幫滲入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