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鑽石夫婦 風雨同路65載

華裔金婚夫婦王曾沖和施織芳經歷文化大革命、大躍進、改革開放,再從中國移民美國。兩人18日在紐約金鷹老人日間護理中心分享60多年愛情故事,指出夫妻吵吵鬧鬧或平平淡淡,「包容」和「珍惜」皆是保證婚姻長久的不二法門。

金鷹老人日間護理中心18日共為42名耆老慶祝金婚和銀婚,金婚的三對夫婦有王曾沖和施織芳、楊昆溥及李忠嬿外,及結婚50年的陳雲芝和陳曉佑。

同為1933年出生的王曾沖和施織芳來自上海,今年已結婚65年。施織芳回憶說,兩人都是苦出生,她幼年喪父,八歲時隨母親在菸廠工作,18歲時加入工潮反對資本家剝削,認識同樣搞學潮運動的先生王曾沖。

王曾沖表示,對妻子第一印象就是「黑裡俏」,「長得黑但是很漂亮」,之後對展開追求並結為連理,育有一兒一女。

由於大躍進、大饑荒、文革一連串苦難,打破一家人平靜生活。施織芳說,丈夫在文革時被下放到農村,她和兩個孩子留在上海,每月只有30元人民幣薪水,三人根本吃不飽,要到中藥廠打零工補貼家用。而且當時生活太苦,她每日血糖太低,經常頭暈。

改革開放後,施織芳55歲時來美探親,感受美國良好的環境和自由文化氣氛,決定移民。剛到美國時,她獨身一人從保姆做起,努力學習英文,一次就通過公民考試,隨後將一雙兒女和丈夫都辦來美國。她說,和先生吵了一輩子,從沒有持續超過24小時,先生若不聽話,她也會動手擰耳朵,像教育小孩子一樣,「吵吵鬧鬧一輩子了,下輩子我可能不會選他」。

現年86歲楊昆溥和85歲李忠嬿來自北京,兩人回憶說67年前在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校園中初識,已結婚61年。李忠嬿說,自己的專業是土木工程,先生則是機械工程,一次晚會兩人結緣,多次交流後認定對方為人生中的另一半。

二人畢業後,楊昆溥選擇在大學任教,而李忠嬿在北京設計院工作,事業一路順風順水,一直升任天津設計院的院長。她說,丈夫是她最好的依靠,加班時,丈夫會回家做飯、照顧孩子,有時也當她的免費勞工為她製作工作需要模型。

雖然升至院長,複雜的人際關係讓李忠嬿頭痛,「結婚、分房子、出國都氣勢洶洶來找我,都是我先生幫我處理」。她之後選擇放棄事業,1987年隨先生移民美國。她說,雖然來美後社會地位變低,但先生和女兒的家庭溫暖讓她感到幸福,「平平淡淡一輩子了,要多珍惜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