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重返戛納

(德國之聲中文網)第7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於5月14日至25日舉行,多部華語影片入圍官方單元:中國導演賈樟柯執導的《風流一代》入圍主競賽單元;香港導演陳可辛執導的影片《醬園弄》作為非競賽單元影片本周五在戛納首映;中國導演管虎的新作《狗陣》獲得“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獎;中國導演婁燁新片《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入圍特別展映單元;香港導演鄭保瑞的《九龍城寨之圍城》入圍午夜展映單元。

美國行業雜志《好萊塢報道》本月早些時候在一篇以“中國電影盛大回歸戛納”為題的報道中寫道:繼2023年部分回歸後,中國電影重磅回歸今年第77屆戛納電影節。報道指出,電影節總監弗雷莫 (Thierry Frémaux) 上個月坦言:“過去三、四年裡,世界電影舞台鮮有中國電影的身影。”但他同時強調,其團隊現在可以享受“中國這個電影大國回歸的滿足感”。

第六代導演集結戛納

由於賈樟柯、管虎和婁燁均是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也有影評人將此次電影節稱為中國第六代導演集結的一次電影節。第六代導演一般指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90年代後執導電影的一批導演。在外界看來,第六代導演更具鮮明獨立意識,更加關注個體生命。

作為戛納電影節的“常客”,今年已是賈樟柯導演第六次競爭金棕櫚獎。據《好萊塢報道》報道,賈樟柯談到此次的感受時表示:“對我來說,來戛納放映我六年來的首部電影——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的艱難歲月之後——讓我感覺我終於回到了電影界。”

管虎:審查變少

法新社在本周六的相關報道中介紹,管虎曾執導過戰爭題材史詩電影《八佰》等近年來在中國賣座的大片,而他此次的新片則回歸了自己的獨立風格。他對法新社說:“當我們拍攝一些小人物的電影時,壓力就會減少,電影也會變得更真誠。”

《狗陣》講述了一個男人在獄中服刑後回到家鄉的故事,與管虎的商業片中揮舞國旗的愛國主義風格大相徑庭。管虎透露,現在中國電影業的審查明顯變少了。他告訴法新社記者:“幾年前,這(審查)可能會妨礙我的工作……但我發現近年來(審查方面)有了明顯改善。如今,市場決定一切。”他還表示,國際藝術節對外交至關重要。“與不同文化的交流非常重要。但如果我們真的想相互了解,我們就需要去國外拍攝電影,同時也讓外國人來中國拍攝。這是我的一個願望”,他如是補充道。

“女權”大片

在這篇題為“中國攜女權大片重回戛納”的報道中,法新社注意到,電影《醬園弄》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這主要歸功於該片的演員陣容:除了有因出演《臥虎藏龍》而蜚聲國際的章子怡以外,還有雷佳音、楊冪和易烊千璽等知名演員。

《醬園弄》的故事改編自上世紀40年代在上海引發轟動的真實凶殺案。章子怡在片中飾演主角詹周氏,這名在不幸婚姻中的勇敢女性被控殺夫碎屍。該案件引發了社會各界對女權問題的關注。法新社也提及,女權運動在中國不斷遭到打壓的現狀。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無法在中國上映?

同樣是在戛納首映的《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的主題就是中國當局疫情期間采取的嚴厲措施。這部紀錄劇情片講述了2020年初一個電影攝制組在武漢附近聚會的故事。其中一人病倒後,其他人被強行關在酒店房間長達數月。該片在新加坡和德國制作。法新社預計,由於中國嚴格的審查制度,該片不太可能在中國上映。德國之聲記者也注意到,在中國官媒此次有關戛納電影節華語片的報道中,《一部未完成的電影》鮮被提及。

此外,在戛納電影節旨在培養新人的電影基石單元,北京電影學院的叢希文憑借短片《將愛放逐》入圍。中國青年導演李蔚然的《在水一方》則入圍短片單元。美籍華裔導演曾佩裕的《藍色太陽宮》和美籍台裔導演王凱民的《蟲》也入圍了戛納平行單元影評人周單元。今年電影節推出了一個全新的沉浸式作品競賽單元,台灣導演周東彥的《穿越霧中》入選。台灣與新加坡和法國合作出品的《白衣蒼狗》則入選導演雙周單元。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