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中國間諜氣球行之有年 收集台日菲等軍事資產情報

中國一顆間諜氣球近日飛入美國領空,使美中關係再陷膠著。《華盛頓郵報》7日獨家報導,據美方官員,間諜氣球是中國廣大的空中監控計畫一環,而且行之有年,其中一個氣球基地在海南島,從這裡出發的氣球已經收集了台灣、日本、菲律賓等地的軍事情報。

圖片
2023年2月1日美國蒙大拿州比靈斯(Billings)上空拍到的間諜氣球。路透社

報導指出,美國情報界已經將間諜氣球與共軍進行的空中監控計畫連結起來,並通報給同樣成為監控目標的盟友。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6日與大約40個國家的使館代表進行一場有關中國間諜氣球的簡報,並向美國駐外使館發送一份詳細檔案,讓外交官員通知各地盟友。

美方也開始和日本等國家的官員分享具體細節,因為這些國家的軍事設施已成為中國的目標。一名美國高級官員表示,盟友對此都相當關切,「他們之中很多人知道,他們的國家可能很容易暴露在中國監控的傷害或影響中,或者可能是中國感興趣的目標」。

據數名美國官員的說法,這些間諜氣球有一部份是共軍部署,在五大洲都曾發現蹤跡。海南島是其中一個氣球基地,這座島是中國海軍要地,也有軍用機場,2001年與美國EP-3偵察機在空中相撞的一架中國殲-8戰機,就是部署於海南島。

今年1月,美軍指控一架中國殲-11戰機在海南島附近的國際領空進行不安全的飛性操作,進逼美軍RC-135偵察機機鼻近20呎,迫使這架偵察機必須採取規避行動,避免碰撞。

美方官員透露,從海南基地升空的間諜氣球曾收集台灣、日本、菲律賓、越南、印度的軍事資產情報。2020年,在日本被目擊的一顆空中球體引發各種猜測;一名日本官員表示,「現在回頭一想,才意識到那應該是顆中國監控氣球,但當時大家只覺得很新奇,畢竟沒人看過這種狀況」。

從前以為的UFO,可能只是間諜氣球

近年來,在夏威夷州、佛羅里達州、德州和關島上空共曾發現過4顆間諜氣球,其中3顆是在川普執政時期,但美方也是最近才驚覺那是中國監視用的飛艇。近期發現的這顆氣球,有助美方彌補另外4顆氣球留下的空白,研究為何川普政府時期的國防部官員沒有發現這些入侵事件。

圖片
美國國防部7日公布美軍打撈中國間諜氣球殘骸的畫面。路透社

美國官員指出,去年6月墜毀於夏威夷的中國間諜氣球也提供了實用的資訊,包含中國正在使用的技術性質。例如有些氣球搭載光電感應器或數位相機,可以捕捉高解析度的影響,此外還具備無線電訊號和衛星傳輸能力。

美國現在可追溯一些過去被認為是不明飛行物的物體是否為間諜氣球,現今的一些新技術也讓美方有機會偵測到氣球上的測量與特徵識別情報(MASINT),例如雷達和電磁訊號,並判定這些氣球是否來自特定國家,包含中國。

一名美國官員對《華郵》表示,分析師仍不知道中國間諜氣球部隊的規模,但確認自2018年以來,已經執行過數十次任務,技術來自一家中國民營公司。

有些分析人士認為,氣球不是最先進的科技,對美國影響不至於太大。但也有人警告,不要小看氣球的潛力;曾服役於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眾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認為,那些想法太樂觀的人「低估了共軍利用氣球進行情蒐、監控甚至當作武器平台的創意能力」。

美國官員指出,在大多數情況下,中國間諜氣球取得的資訊不會比衛星多,但氣球仍有些優勢;它們可以在目標上空滯留數小時,衛星則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來拍攝畫面;去年10月剛退休的前美國網戰司令部副指揮官摩爾(Charlie “Tuna” Moore)表示,「如果你有一顆移動得超級慢的氣球,你就擁有衛星沒有的持久情蒐能力」。

間諜氣球和無人機一樣可以遠端遙控,時速約48至97公里;且由於氣球在6萬呎以上高空隨氣流移動,更難預測方向,也因此較難追蹤。另外,氣球造價和發射成本也比太空衛星低得多。

圖片
美軍4日擊破中國間諜氣球。路透社

中國自己都尷尬

《華郵》指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間諜氣球消息傳出後取消訪中行程,顯然也讓中國外交部很訝異,並且傷腦筋。中國外交部最初的聲明裡稱,對於民用氣象氣球不小心飄到美國感到遺憾。中國之後一直在聯繫周遭國家、保持對話暢通;一名駐亞太地區的美國官員說,這顯示中國自己都對氣球被發現飛進美國感到尷尬、試圖平息爭端。

中國外交部週末又呼籲對此事件保持冷靜和謹慎。美方官員說,沒人認為中國是在布林肯訪中之前故意挑釁,「但我們相信這是一個有目的的全球計畫」,中國一直在尋找外交上的籌碼,但在這件事情上,中國可採取的行動選項很少,「當中國人開始呼籲冷靜和謹慎,你就可以確定他們幾乎別無選擇了」。

更多太報報導

更多相關新聞
美軍打撈中國大陸偵察氣球 首批近照公開
北美防空司令:氣球4度掠美未偵測到
美打下不打算還「氣球不是美國的」陸堅決維權
為什麼中國很難控制自己的「氣象氣球」?毛寧竟回:我不是專家
拜登國情咨文提中國大陸偵察氣球 威脅主權就會採取行動

相關新聞影音